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劳动纠纷 > 正文

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的吗,规定是什么的

劳动纠纷 2025-03-24 18:16

一、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的吗,规定是什么的

1、劳动仲裁前置,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劳动争议,要先申请劳动仲裁;

2、如果没有申请劳动仲裁,就不能到法院起诉;

3、由于劳动仲裁必须在诉讼之前,所以叫“仲裁前置”。

二、适用仲裁前置程序的民事案件有哪些?

仲裁只适用于民事纠纷,行政案件特别是刑事案件不适用仲裁方式。进入仲裁程序必须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一般来说,进入仲裁程序的双方当事人都是事先在合同中订立了仲裁条款,或者是在争议发生后,经双方协商同意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如果只是一方当事人单方面提起仲裁,仲裁机构不能受理。此外,仲裁机构专业性强,仲裁程序比较简单,不像审判程序那么严格复杂,而且我国民事仲裁采取“一裁终局”制,解决争议比较迅速。不过,仲裁机构对自己作出的裁决,无权强制执行,若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只能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根据仲裁的这些特点,当事人可以选择以何种方式解决争议。

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解决纠纷的途径,一般来说,当事人经过仲裁程序后,即使对仲裁裁决不服,也不能再提起诉讼。但是,我国的劳动仲裁有些特殊的地方,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要先经过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参考资料:仅供参考

三、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吗

是。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发生劳动争议应该先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开庭,裁决后,如果不服裁决,才可以到当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法院才会受理。

四、仲裁前置程序的法律规定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五、劳动争议到底是仲裁前置,还是不得仲裁,蒙圈了

1、劳动调解仲裁法

第5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以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意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调解达成协议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根据上述规定,劳动争议是属于劳动仲裁前置的案件,也就是说,劳动争议案件法院不直接受理,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不服仲裁裁决的,然后才能够向法院提起诉讼。

上述意见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