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期限理论是什么?
一、债务期限理论是什么?
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是债务融资最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不适当的债务期限搭配不仅会影响债务融资治理效益,危及企业自身的财务安全,还可能危及一国的安全。现有的关于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大多是从公司微观层面研究债务期限的选择,而实际上企业在寻求最优债务期限结构时除了考虑自身特征因素外,还要考虑所处国家的经济等制度环境因素。因此,综合研究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更有现实意义。
二、什么是利率期限结构 运用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Yield)与到期期限(Maturity)之间的关系。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为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严格地说,利率期限结构是指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由于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相同期限的市场即期利率,从对应关系上来说,任何时刻的利率期限结构是利率水平和期限相联系的函数。因此,利率的期限结构,即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如水平线、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曲线。甚至还可能出现更复杂的收益率曲线,即债券收益率曲线是上述部分或全部收益率曲线的组合。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即债券的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表现的差异性。
理论综合
理论四种类型
预期理论:预期理论提出了以下命题: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其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
这一理论关键的假定是,债券投资者对于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没有特别的偏好,因此如果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低于到期期限不同的其他债券,投资者就不会持有这种债券。具有这种特点的债券被称为完全替代品。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如果不同期限的债券是完全替代品,这些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必须相等。
预期理论可以解释事实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利率有同向运动的趋势。从历史上看,短期利率具有如果它在今天上升,则未来将趋于更高的特征。
2.如果短期利率较低,收益率曲线倾向与向上倾斜,如果短期利率较高,收益率曲线通常是翻转的。
预期理论有着致命的缺陷,它无法解释事实3,即收益率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
分割市场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将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市场看做完全独立和相互分割的。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与需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此毫无影响。关键假定: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根本无法相互替代。
该理论认为,由于存在法律、偏好或其他因素的限制,投资者和债券的发行者都不能无成本地实现资金在不同期限的证券之间的自由转移。因此,证券市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无差别的市场,而是分别存在着短期市场、中期市场和长期市场。
不同市场上的利率分别由各市场的供给需求决定。当长期债券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高于短期债券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时,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相反,则相反。
流动性溢价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是预期理论与分割市场理论结合的产物。它认为长期债权的利率应当等于 长期债权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与 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之和。流动性溢价理论关键性的假设是,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意味着某一债券的预期回报率的确会影响其他到期期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但是,该理论承认投资者对不同期限债券的偏好。换句话讲,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可以相互替代,但并非完全替代品。
期限优先理论:采取了较为间接地方法来修正预期理论,但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它假定投资者对某种到期期限的债券有着特别的偏好,即更愿意投资于这种期限的债券。
理论综合概述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说明为什么各种不同的国债即期利率会有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会随期限的长短而变化。
预期假说
预期假说: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首先由欧文·费歇尔(Irving Fisher)(1896年)提出,是最古老的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预期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现期利率是短期债券的预期利率的函数,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现期短期利率与未来预期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如果以Et(r(s))表示时刻t对未来时刻的即期利率的预期,那么预期理论的到期收益可以表达为:如果预期的未来短期债券利率与现期短期债券利率相等,那么长期债券的利率就与短期债券的利率相等,收益率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如果预期的未来短期债券利率上升,那么长期债券的利率必然高于现期短期债券的利率,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曲线;如果预期的短期债券利率下降,则债券的期限越长,利率越低,收益率曲线就向下倾斜。
这一理论最主要的缺陷是严格地假定人们对未来短期债券的利率具有确定的预期;其次,该理论还假定,资金在长期资金市场和短期资金市场之间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这两个假定都过于理想化,与金融市场的实际差距太远。
分割理论
市场分割理论:预期假说对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所以不同的原因提供了一种解释。但预期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假定是对未来债券利率的预期是确定的。如果对未来债券利率的预期是不确定的,那么预期假说也就不再成立。只要未来债券的利率预期不确定,各种不同期限的债券就不可能完全相互替代,资金也不可能在长短期债券市场之间自由流动。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债券市场可分为期限不同的互不相关的市场,各有自己独立的市场均衡,长期借贷活动决定了长期债券利率,而短期交易决定了独立于长期债券的短期利率。根据这种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是由不同市场的均衡利率决定的。市场分割理论最大的缺陷正是在于它旗帜鲜明地宣称,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是互不相关的。因为它无法解释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所体现的同步波动现象,也无法解释长期债券市场的利率随着短期债券市场利率波动呈现的明显有规律性的变化。
偏好假说
流动性偏好假说:凯恩斯首先提出了不同期限债券的风险程度与利率结构的关系,希克斯在凯恩斯的基础上较为完整了流动性偏好理论。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这意味着一种债券的预期收益确实可以影响不同期限债券的收益。但是不同期限的债券并非是完全可替代的,因为投资者对不同期限的债券具有不同的偏好。范·霍恩(Van Home)认为,远期利率除了包括预期信息之外,还包括了风险因素,它可能是对流动性的补偿。影响短期债券被扣除补偿的因素包括:不同期限债券的可获得程度及投资者对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在债券定价中,流动性偏好导致了价格的差别。
三、债务期限结构计算公式?
债券的价格计算。债券的价格可通过如下的公式来计算。
其中Fi表示第i次支付的现金数目(利息或本金),ti′表示第次付现的时间,m表示付现的次数。P(t,T)表示t时刻到期日为T的债券的贴现价格。Fi,P(T,t),m,T对于每一种债券来说都是已知的确定的,因为我们假设国债是无风险的。只有隐含在债券价格中的贴现函数D(ti)是待估计的。D(ti)=e-r(ti)ti,其中的r(ti)即为以复利形式表示的利率期限结构的表达式。
四、企业如何选择债务期限结构的逻辑?
债务期限结构是债务融资最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是指不同的债务期限搭配从而影响债务融资治理效益,保证企业自身的财务安全的一种债务期限组合方式。不适当的债务期限搭配不仅会影响债务融资治理效益,危及企业自身的财务安全,还可能危及一国的安全。 现有的关于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大多是从公司微观层面研究债务期限的选择,而实际上企业在寻求最优债务期限结构时除了考虑自身特征因素外,还要考虑所处国家的经济等制度环境因素。因此,综合研究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更有现实意义。 债务期限结构理论和经验研究识别出许多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公司未来成长机会、自由现金流量、公司规模、现存资产的期限、公司质量、信息不对称程度、实际所得税税率和波动性等。总的说来,解释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理论有契约成本假说、信号传递假说和税收假说等。
五、三种期限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一定时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该理论认为到期期限不同的债券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利率,是因为在未来不同的时间段内,短期利率的预期值是不同的。它主要可以解释以下两个内容:1.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利率有同向运动的趋势。2.如果短期利率较低,收益率曲线倾向于向上倾斜;如果短期利率较高,收益率曲线通常是翻转的。它的主要缺陷主要表现为:它无法解释收益率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典型的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意味着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将上升,而在事实上,未来短期利率既可以上升,也可能下降,因此,根据预期理论得出的是收益率曲线应该是平坦的,而非向上倾斜的。
(二)分割市场理论
分割市场理论将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市场看做完全独立和相互分割的。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与需求,其它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此毫无影响。分割市场理论的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根据该理论,1.如果投资者愿意持有期限较短,利率风险较小的短期债券,分割市场利率就可以说明,典型的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2.由于在通常情况下,长期债券相对与短期债券的需求较少,因此其价格较低,利率较高,所以典型的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它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无法解释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倾向于同向运动的原因。
综上,上述两个理论可以归结为:预期理论可以解释的,分割市场理论无法解释,反之,分割市场理论可以解释的,预期理论无法解释。
(三)流动性溢价理论
上述的两种理论都能解释另一种无法解释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最合理的办法就是两种结合起来,两者的结合就是流动性溢价理论。它的主要观点是:长期债券的利率应该等于下述两个之和:1.长期债券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2.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它可以解释以下3者内容:1.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利率表现出同向运动的趋势。2.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3.如果短期利率较低,收益率曲线很可能是陡峭的向上倾斜的;如果短期利率较高,收益率曲线是可能翻转的。
六、债务风险理论是什么?
指债权人在法律保护范围内面临的债款损失风险。它的内容主要包括:(1)诉讼时效风险。如《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示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为2年。第136条规定对延付或拒付租金、出售不合格的产品而未予声明、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等进行索赔,时效均为1年。对交通运输、邮政方面索赔,时效为60~180天等。(2)债务人破产风险。(3)债务人解体风险。如债务人在解散或被撤销时已无财产偿还债务等。(4)债务人犯罪风险。(5)社会性风险。指由于人们法律意识不强,有法不依,使债权人无法依法追偿债款的风险。虽然法律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利益,但由于债务风险的客观存在,债权人在经济往来中不能单纯依靠法律保护债权,还必须进行事先防范,防止不法侵害事件的发生。
七、履行债务期限怎么填?
债务履行期限该怎么确定
履行期限,是债务人应当履行债务的期间,其起始应为合同生效之时或者之后。履行期限的确定,应依当事人的约定,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依照法律的明确规定或者法律规定的原则确立。在履行期限届满以前,债务人履行或者债权人要求履行而会使相对人失去的利益,称为期限利益。当债务人享有期限利益时,债务人可以抛弃期间利益而提前履行,但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抛弃期限利益而提前受领,例如无偿保管合同。当期限利益既属于债权人又属于债务人时,当事人一方抛弃期限利益的,应该获得对方当事人的许可。抛弃的期限利益,利益人不得请求返还。对于侵害对方期限利益的,由侵害人负赔偿责任。
八、债务资本结构公式?
债务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
1、到期收益率法
P0=利息×(P/A,R,n)+本金×(P/F,R,n)
逐步测试求折现率,即找到使得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入现值的那一个折现率。
2、可比公司法
计算可比公司长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作为本公司的长期债务成本。
P0=利息×(P/A,R,n)+本金×(P/F,R,n)
3、风险调整法
税前债务成本=政府债券的市场回报率+企业的信用风险补偿率
九、什么是债务结构?
债务结构是指企业债务按照不同标准有多种分类方式,构成企业复杂的债务结构,如债务期限结构、债务工具结构、债务布置结构、债务优先结构等不同类型的分类
十、什么是债务期限结构,它会影响公司价值吗?为什么?
债务期限结构:是债务融资最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
不适当的债务期限搭配不仅会影响债务融资治理效益,危及企业自身的财务安全,还可能危及一国的安全.
因为公司资本结构中具有风险性的固定索取权,使承担盈利性投资项目实现的利益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进行分割。在某些情况下,债权人获得足够多的利益以至使一个盈利性项目不能给股东提供正常回报。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具有拒绝正的净现值项目的激励,即产生投资不足问题。由于投资不足问题,公司成长机会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
上一篇:肺积水会不会危及生命
下一篇:房贷由男方父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