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发生火灾的应急措施?
一、船舶发生火灾的应急措施?
.
甲板以上部位发生火灾时 应立即隔离易燃物品,封闭货舱各开口;若在航行中,船长应立即调整航向,使火区处于下风方向,必要时应停止前进,以延缓火势蔓延和方便灭火。
2.
货舱失火时 如果难以进入失火点,使用固定灭火系统是首选手段;立即停止通风,撤离舱内人员,尽量隔绝空气流通;按现场指挥的命令,正确启闭各路阀门,启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或蒸汽灭火系统,扑灭火灾。
3.
居住舱室失火时 可通过探火装置
二、船舶发生搁浅触礁的应急措施?
船舶发生搁浅触礁时,首先应该立即向海事部门和救援队伍发出求救信号,并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如调整船体重心、减轻载荷、减少推力等,以尽可能地使船身浮起或脱离浅滩。
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要做好船上人员的安全,保持船体稳定,避免漏油等污染事故的发生。同时,根据情况,可以使用救生艇或救生筏,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最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三、仓管员岗位发生风险应急措施?
迅速取灭火器扑救,打电话报警。
四、发生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1、警报程序: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组织疏散人员离开现场,按下火灾报警器。立即通报消防中心火灾警报电话(119),组织相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到现场救援。同时,派人员到主要十字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报告内容是:xx地方发生火灾,请立即救出。地址:xxx。对方放下电话后挂断电话。
2、组织实施:
迅速组织人员逃跑,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参加者:消防车到达前,有义务在确保自己的安全的情况下参加救援。消防车到达后,应与消防专家合作救援或辅助工作。
使用器具:灭火器、桶、消防带等。
无关人员应远离火灾现场的道路,以便消防车辆进入。
3.救援方法
消灭固体物品的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以使用各种灭火器具。
救助液体物品的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湿棉等,绝对不能用水救助。
系电力系统引起的火灾,首先切断电源,组织救援。切断电源前,不得使用水等导电物质灭火。
4、注意事项.
火灾事故的第一条是保护人员的安全,救援必须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火灾第一发现者应判断原因,及时切断电源。
五、六楼发生火灾的应急措施?
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当发生火灾时,首先要根据火灾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一、火灾发生时,保安应沉着冷静,立即通知消防中心或拨打119火警电话。
二、初起火灾时,保安人员应及时扑救,并立即上报领导。
三、果断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火势、疏散人员,关闭区域内所有门窗,并切断电源,配合消防人员掌握现场情况及人员情况。
四、保护好现场并做好记录
六、发生机械伤害的应急处置措施步骤?
一旦发生机械伤害安全事故应马上采取如下步骤:
1、马上组织人员抢救受伤者,拔打120救急电话,并对伤员做以简单包扎处理。
2、拉出警戒线,划定警示区域,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在相关部门人员开始进行事故调查时,给以积极配合。
3、马上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领导汇报,简单扼要汇报事故情况。
4、向上级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提出问题隐患整改措施,防止今后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七、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有什么?
发⽣⽕灾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灾是⼈类的⽣活当中⽐较常见的灾害了,它不仅危害我们的⽣命安全,同时也对我们⼯作和⽣产带来伤害。那么,你知道发⽣⽕灾怎么急救吗?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发⽣⽕灾时的应急处置措施,以供参考。
发⽣⽕灾怎么急救
(⼀)及时准确报警
当发⽣⽕灾时,应视⽕势情况,在向周围⼈员报警的同时向消防队报警,同时还要向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1.向周围⼈员报警:应尽量使周围⼈员明⽩什么地⽅着⽕和什么东西着⽕,是通知⼈们前来灭⽕,还是告诉⼈们紧急疏散。向灭⽕⼈员指明⽕点的位置;向需要疏散的⼈员指明疏散的通道和⽅向。
2.向消防队报警:直接拨打119⽕警电话。拨通电话后,应沉着、冷静,要讲明:发⽣⽕灾的单位、地点、靠近何处,什么东西着⽕、⽕势⼤⼩,是否有⼈被围困,有⽆爆炸危险物品、放射性物质等情况。还要讲清报警⼈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号码,并注意倾听消防队的询问,准确、简洁地给予回答。报警后,应⽴即派⼈到单位门⼝或交叉路⼝迎接消防车,并带领消防队迅速赶到⽕场。如消防队未到前,⽕势扑灭,应及时向消防队说明⽕已扑灭。
(⼆)扑灭初起之⽕
⽕灾的发展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灾初起阶段,燃烧⾯积不⼤,⽕焰不⾼,辐射热不强,⽕势发展⽐较缓慢,如发现及时,⽅法得当,⽤较少的⼈⼒和简单的灭⽕器材就能很快地把⽕扑灭。这个阶段是扑灭⽕灾的最佳时机。在报警的同时,要分秒必争,抓紧时间,⼒争把⽕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三)⽕灾逃⽣⾃救
⽕灾中的⼈员伤亡,多发⽣在楼上,或因逃⽣困难,或因烟⽓窒息,或被迫跳楼,或被烈⽕焚烧。那么发⽣⽕灾时,应如何⾃救呢?
1.如果楼梯已经着⽕,但⽕势尚不猛烈时,这时可⽤温棉被、毯⼦裹在⾝上,从⽕中冲过去。
2.如果⽕势很⼤,则应寻找其它途径逃⽣,如利⽤阳台滑向下⼀层,越向邻近房间,从屋顶逃⽣或顺着⽔管等落向地⾯。
3.如果没有逃⽣之路,⽽所有房间离燃烧点还有⼀段距离,则可退居室内,关闭通往⽕区的所有门窗,有条件时还可向门窗洒⽔,或⽤碎布等塞住门缝,以延缓的⽕势蔓延过程,等待求救。
4.要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可向外打⼿电,或抛出⼩的软的物件,避免叫喊时救援⼈员听不见。
5.如果⽕势逼近,⼜⽆其它逃⽣之路时,也不要仓促跳楼,可在窗上系上绳⼦,也可临时撕扯床单等连接起来,顺着绳⼦下滑。
如何减轻⽕灾中浓烟的危害
1.⼤量地喷⽔,降低浓烟的温度,抑制浓烟蔓延的速度。
2.⽤⽑⼱或布蒙住⼝⿐,减少烟⽓的吸⼊,关闭或封住与着⽕房间相通的门窗,减少浓烟的进⼊。
3.从烟⽕中出逃,如烟不太浓,可俯下⾝⼦⾏⾛;如为浓烟,须铺匐⾏⾛,在贴近地⾯30厘⽶的空⽓层中,烟雾较为稀薄。⾼层建筑的电梯间、楼梯、通⽓孔道往往是⽕势蔓延上升的地⽅,要回避。烟⽕上⾏,⼈要下⾏。
⽕灾烧伤如何急救
1.⼀灭
迅速灭⽕是⽕灾烧伤急救的基本原则。被烧伤者应尽快脱掉燃烧的⾐帽,或就地卧倒,在地上滚动熄灭⽕焰。如附近有⽔汇、河沟,可跳⼊⽔中灭⽕。切不可乱跑,以免越跑⾝上的⽕越烧越旺,也不要呼喊,以免吸⼊⽕焰引起呼吸道烧伤。
2.⼆查
检查救出⽕场的伤员有⽆危及⽣命的严重损伤,如颅脑和内脏损伤、呼吸道烧伤致呼吸困难。危重病⼈应就地抢救,清除⼝⿐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跳呼吸停⽌者⽴即⾏⼼肺复苏。
3.三防
八、发生汽车失火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汽车意外失火了,驾驶员应迅速停车,打开车门,切断电源,取下随车灭火器,对准失火部位的火焰正面猛喷,扑灭火焰。
如果车辆碰撞变形、车门无法打开,可选择从前后挡风玻璃或车窗处逃离。当身体已经着火时,应采取向水源处滚动的姿势(如果附近有水源),边滚动边快速脱下身上的衣服。注意保护露在外面的头发和皮肤。尽量不要张嘴深呼吸或大声呼喊,以免烟火灼伤呼吸道。
离开汽车后,如果有衣服粘在了烧伤的皮肤上先不要立即清理,出现大面积的烧伤可用干净的布单或毛巾包扎,如有可能尽量多喝水或饮料。没受伤的人员要尽快用灭火器、沙土、衣物或篷布蒙盖,使车辆灭火,但不要用水扑救。
当司机觉得车辆倾翻不可避免时
应牢牢捉住方向盘,两脚勾住踏板,使身体固定,随车体翻转。假如车辆侧翻在路沟、山崖边上的时候,应判定车辆是否还会继续往下翻滚。在不能判明的情况下,应维持车内秩序,让靠近悬崖外侧的人先下,从外到里依次离开。
不然,车辆产生重心偏离,会造成继续往下翻滚。假如车辆向深沟翻滚,所有职员应迅速趴到座椅上,捉住车内的固定物,使身体夹在座椅中,稳住身体,避免身体在车内滚动而受伤。
九、发生电梯故障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1、如果电梯因某种原因失去控制或发生超速而无法掌握,虽经断开安全开关,亦无法制止时,驾驶人员和乘客应保持镇静,切勿企图跳出轿厢,可借各项安全装置自动发生作用,将轿厢予以停止。
2、如果电梯在行驶中途突然发生停车事故,而停在井道内不能开出去的地方,应先设法通知检修人员,将轿厢移动至井道厅门处,让乘客离开。当电梯因安全钳起作用或其它原因,轿厢不能移动时,则可把轿顶安全门开放而退出,在井道内部开门而出,但出轿厢之前,必须先将安全开关断开。
3、如果轿厢因故障超越行驶或突然中途停顿,又必须在机房内用手轮动曳引机,使轿厢作短程升降时,则必须先将电动机的电源开关断开,同时在转动曳引机时,应设法使刹车张开。
4、如果遇到井道底坑内的电气设备被浸在水中,应将全总部电源切断后,才可把水弄掉,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5、如遇有电气设备发生燃烧时,除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前来抢救外,应把有关的电源切断,采用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等避电灭火机进行抢救。
6、电梯发生事故,驾驶人员必须立即停车,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抢救伤员需要移动现场时,须设标记,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听候处理,按照“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7、当电梯发生严重的撞顶和蹲底时,或发生地震、火灾时,须经有关部门严格检查,修复鉴定后方可使用。
十、发生事故后应急措施有哪些?
①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防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员工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员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②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③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
④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上一篇:在施工路段发生剐蹭责任如何划分?
下一篇:酒驾双方和解能撤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