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什么是行政处罚时效?

交通事故 2025-01-07 20:28

一、什么是行政处罚时效?

答: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为2年。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为2年,在违法行为发生后2年内未被行政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二、交通事故出院结案时效?

这个不等的。

交通事故首先要定责。这个在交警队,一般半个月内出结果。交警队这边也算结案了。

然后是索赔,涉及到双方。如果协商一致,由保险公司赔就很快。如果协商不一致就要诉讼了。诉讼时间一般很长。有的官司也会打一年多。总之打完官司赔完钱就可以结案了。

三、交通事故救助申请时效?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指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受害人的抢救费用有时间限制,救助基金一般垫付受害人自接受抢救之时起72小时内的抢救费用,特殊情况下超过72小时的抢救费用由医疗机构书面说明理由。具体应当按照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核算。

四、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是什么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释义】:本条是对行政处罚追责时效的规定。

  行政处罚追责时效是指行政机关追究违法行为当事人的行政法律责任的法定有效期限。违法行为已经超过追责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本条第一款具体规定了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为二年。同时,针对某些特殊形式的行政违法案件,本法规定,如果其他法律对时效有特殊规定的,依其它法律规定的时效执行。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本条第二款明确了追责时效的起算方法。这里所指的“违法行为发生之日”,即指违法行为停止之日。所谓“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就是指连续行政违法行为或继续违法行为。连续违法行为是指同一违法当事人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实施性质相同的违法行为。继续违法行为是指同一违法当事人在一定时间内所实施的处于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

五、税务行政处罚追溯时效是多少?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六条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根据上述规定,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偷税行为发生五年后被发现,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六、串通投标行政处罚时效是多久?

串通投标罪,指投标者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或者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构成串通投标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根据我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也就是说经过5年将不再追究该犯罪的刑事责任。所以,串通投标罪的追诉期是五年。

七、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有时效吗?

行政处罚裁量权是否存在时效,在我国没有明确规定,但是行政机关是否可以行使裁量权,应当受到诸多限制的。一方面,对于轻微的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实行告诫或者警告等方式解决,如果在对该行为予以处分时限已经过去了,那么即使机关行使自己的裁量权予以处分也是不得法的,因为行为已经失去了处置指令的依据。另一方面,对于较为重大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一般会选择罚款、责令改正、吊销许可等处罚措施。虽然没有时效,但是由于这些措施对于当事人的权利影响比较大,因此行政机关在处置时仍需要考虑相应的证据、程序等问题。

八、招投标行政处罚时效是多久?

招投标行政处罚时效是两年,违法行为发生后的两年内,对该违法行为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未发现这一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事实,在两年后,无论在何时发现了这一违法事实,对当时的违法行为人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

九、行政处罚有没有时效期?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行政处罚的时效期间是两年,即如果违法行为在两年没有被发现的,两年后即使发现,也不再追究。当然,如果违法行为已经被发现,只是没有找到违法行为人或者证据尚不确凿的,不论经过多长时间,都可以追究。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十、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怎样规定?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是指行政机关追究违法行为当事人的行政法律责任的法定有效期限。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时效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