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民事诉讼的第一被告与第二被告有区别吗?

交通事故 2024-12-16 18:14

一、民事诉讼的第一被告与第二被告有区别吗?

没有什么不一样。

在民事诉讼法中,对如何列被告的顺序没有规定,可以由原告根据情况来自主决定如何列第一、第二被告,具体的民事责任如何承担要由法院根据审理情况来判决,这与原告如何列被告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在民事诉讼中,第一被告和第二被告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根据我国程序法的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在刑事案件诉讼中,被公诉机关指控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称作“被告人”。

但在民事

二、连带责任的人可以作为第一被告么?第一被告和第二被告有什么区别?

司法的术语一般指犯罪嫌疑人叫被告,适用于法院开庭时的称呼,第二被告的产生是多人作案形成团伙犯罪,法院要区分犯罪中各人起到的核心,作用,领导,组织策划的责任和所要承担后果的排例,第一被告指首犯,第二被告指主犯,第三被告指从犯。

三、第一被告第二被告被告怎么写上诉书,格式是怎样的?

下面是范本,根据自己的案情改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民 事 上 诉 状 上诉人(原审被告):***,**,**年**月**日生,**,*************。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上诉人因不服**省***市**区人民法院(***)**民一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之“*****”之判决,提起上诉,上诉人认为:******。故提起上诉。上诉请求 *******************; 事实与理由 ************* 综上所述,上诉人认为: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判决错误,恳望二审人民法院撤销原判,改判驳回被上诉人诉讼请求。此致 ****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 ****年 ****月****日

四、开庭时第一被告和第二被告是否都要在庭?

鉴定结论,性质也是证据。

决定进行鉴定,通常并不需要专门开一次庭。但一般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庭询问一下对于鉴定的意见,制作笔录。之后由法院统一委托。各地做法可能有所不同,西安地区是由基层法院把卷移送到西安市中院鉴定室,由鉴定室通知双方选定鉴定机构做鉴定。鉴定结论作出后,法院会正式开庭审理案件。

五、第二被告和第一被告没有书面合同法院该如何审理?

  书面的买卖合同,可以证明双方当事人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但在实际市场交易过程中,大量的买卖行为并没有签订书面的买卖合同。那么,应该如何认定没有签订书面买卖合同的买卖行为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同,一方以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主张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认定。对账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函件、凭证没有记载债权人名称,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以此证明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六、追加被告和增加被告有区别吗?

首先,追加被告与增加被告没有区别,都是增加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

其次,根据民诉法的相关规定,追加被告有两种情形

诉讼中,原告也可以依法申请追加被告。对于原告的申请,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允许追加被告的决定。

被告有权申请追加共同被告,人民法院依法审查后作出是否允许追加的决定。

第三,必要共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七、原告和被告的律师区别?

诉讼中,原告是守城方,需要建立完整的逻辑体系(城墙),而被告是攻城方,不需要建立自己的逻辑体系,只需要证明原告的体系中存在错误(攻破城墙)即胜利,这是原告律师与被告律师最大的不同。

按照辩论的分类,原告是正方,即辩题的肯定方,比如原告主张被告应当支付违约赔偿100万元,想胜利,他的诉称意见必须是充分条件,原告要说明:一、原被告签订机械买卖合同;二、被告存在违约行为,机械上的滤网不合规格;三、导致原告损失100万元。以上三点意见都成立,才能获得庭审胜利。

被告是反方,是辩题的否定方,被告的辩称意见是必要条件,要说明:一、被告不存在违约行为,即滤网是合格的;或者二、就算滤网不合格,被告可以立即更换,不会造成原告100万损失。从逻辑角度,这两个辩称意见相互矛盾,如果滤网合格,就不会有第二项了,如果被告主张第二项,则实际上已经承认机械上的滤网不和规格。

由于被告不要求讲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所以以上两个辩称应该同时提出,中间用“退一步说”连接,即被告提供的机械,滤网符合要求,退一步说,就算滤网不合要求,也并不是机械严重缺陷,原告一经通知,被告在24小时内就能更换,不可能给原告造成100万元损失。

理解了原告是守城方,被告是攻城方,可以解释其他很多问题,比如律师代理原告累还是代理被告累?理论上应该差别不大,但实际上原告是守城方,总的观点是被告应当支付损失,就要把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结果等全部讲清楚,并且让人信服,这个工作量必然很大,被告是攻城方,被告只要将原告陈述全部否经即可,所以工作量不大。

再比如律师自己需要制作证据清单么?原、被告理论上提交的证据的数量应当差不多,但实践中原告是守城方,提出的证据必然比较多,所以要制作证据清单,而被告是攻城方,没有太多证据,所以一般不需要准备证据清单,庭审直接就能说清楚。

第三,同一案件,原告律师与被告律师收费一样么?经过上面分析可以得出,原告律师工作量更大,所以同样案子,代理原告经常多收一点儿,代理被告,可以少收点儿。

第四,作为律师,庭审应当往复杂引导,还是往简单引导,答案是作为原告律师,是守城方,就要使庭审越清晰,事实越简单越好,而被告是攻城方,就要努力使庭审变得复杂、混乱,事实不清,这样才好乱中取胜。

总之,原、被告在庭审中分别处于守方与攻方,这个观点是认识原、被告不同诉讼策略的核心,这个问题理解了,才能根据原、被告不同的地位,在庭审中运用不同技巧,获得各自胜利。

八、交通事故起诉谁是第一被告?

一般是造成事故的一方为第一被告,保险公司为第二被告。

九、被告不明确与被告不适格的区别?

起诉时无明确的被告法院是不会受理的。表现为一是被告的身份明确但住所地不明确。二是被告的身份不明确但住所地明确。三是被告的身份和住所地都不明确。对此,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有明确的规定。

而被告主体不适格,主要是指被告的身份、资格、权利义务、权利能力或行为能力不合乎法律规定的,没有诉讼主体资格。适格的被告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十、交通事故被起诉为第二被告是否出庭?

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案件当事人应当出庭参加诉讼。如果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的,法院就对案件进行缺席审理。所以交通事故被起诉后,无论是第一被告,还是第二被告均应该出庭参加诉讼。

一方面有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另一方面可以当庭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