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后还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吗?
一、开庭后还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吗?
可以。证据保全措施,不仅可以在起诉时或法院受理诉讼后、开庭审理前采取,而且也可以在起诉前采取。
在前一种情况下,法院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采取,也可以在认为必要时,依职权主动采取。
在后一种情况下,申请人既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也可以向被保全证据所在地的公证机关提出。但此时,无论是法院,还是公证机关,都只能根据申请人的申请采取保全措施,不能依职权主动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二、财产保全立案后最快几天可开庭?
1、财产保全立案后,具体开庭时间由法院自行决定安排,但法律对审限有严格的规定: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和第一百六十一条
三、保全裁定书下来后多久开庭判决?
根据不同的案件适用不同的程序,决定开庭的时间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从立案之日起6个月结案,法官根据案件的审理安排,在这个6个月内确定开庭时间,不会超过六个月,开完庭要写判决书,给当事人送达判决书,这些时间都得计算在这6个月内来完成。
四、开庭之前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吗?
财产保全分为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诉前保全就是指起诉之前申请法院保全相关财产,难度比较大,需要相当充足的理由,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诉中保全,字面可以理解我起诉以后申请法院做相关的财产保全,需要一定的理由或证据即可,难度较低,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关于财产保全和啥时开庭没有关系,财产保全是控制风险,你觉得对方有转移财产的可能,你就应当及时收集证据申请财产保全。
不论是诉前还是诉中对方都有转移财产的可能,所有控制风险尤为重要,这是为了日后执行时对方有相应财产可供执行。希望可以帮到你
五、交通事故开庭后还能提交证据吗?
公证
人民调解
开庭后还可以提交新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
根据规定,事人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的证据都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交。当事人超过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或者庭审结束后提交的证据,法院可以接受,并在证据收据上注明收到的时间,但对该证据可以不予审核。如提交的证据经审核认为足以改变案件的基本定性和主要事实,应当重新开庭对证据进行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其补偿由此所支出的交通费、误工费、差旅费等有关费用。
六、交通事故开庭后原告可以撤诉吗?
可以。
撤诉是原告的一项诉讼权利。原告在诉讼过程中,可以依法行使该项权利。对于人民法院已经开庭审理的案件,原告在判决前,可以撤诉。
民事诉讼案件,在法院作出判决之前,原告可以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由法院作出是否准予撤案决定。诉讼费用减半收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七、开庭后要提交借款合同吗
开庭后要提交借款合同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与借款相关的问题。不论是借款给他人,还是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合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开庭后要提交借款合同吗?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点,借款合同是一项法律文件,双方在借款过程中达成的协议和约定都会在合同中详细说明。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对借款双方都有约束力。因此,提供借款合同作为证据在开庭后非常重要。
无论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如果涉及到借款合同,提交这个合同作为证据非常有利于您的诉讼。借款合同可以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借款关系,约定了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重要事项。通过提交借款合同,您可以为自己提供有力的证据,帮助法庭更好地了解案件的事实。
提交借款合同还可以帮助您证明你的债权关系。对于一些借款纠纷案件来说,债务方可能会有拒不承认借款关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借款合同可以作为确凿的证据,证明债权方与债务方之间确实存在借款关系。
此外,借款合同还可以证明遵守还款义务的情况。如果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并且你打算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债权,那么将借款合同作为证据提交给法庭非常重要。借款合同可以证明借款人的还款义务以及债权人的权益。这对您在法庭上争取债权非常有帮助。
当然,在提交借款合同之前,您需要保证这个合同的合法性。确保借款合同满足当地法律要求。借款合同应当包含明确的借款金额、还款方式、利率、还款截止日期等信息,并且双方都应在合同上签字。如果合同不符合法律要求,可能会导致在法庭上无法使用。
此外,借款合同应当是真实无争议的。如果合同存在争议,比如合同内容被篡改或是存在虚假的情况,可能导致在法庭上合同的证据力受到质疑。因此,在提交借款合同之前,确保该合同是真实有效的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开庭后提交借款合同对于您的诉讼非常有利。借款合同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帮助您证明借款关系、债权关系以及债务方的还款义务。然而,在提交借款合同之前,您需要确认合同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确保借款合同符合法律要求,并且没有争议或篡改,以便在法庭上有效地使用。
八、交通事故保全后多久拿到车?
交通事故财产保全解除后,可以申请提取车辆。
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在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未起诉的,财产保全解除。
人民法院对诉前财产保全申请,必须在接受申请后的48小时内作出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
仲裁过程中,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应当通过仲裁机构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及仲裁案件受理通知书等相关材料。
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或者裁定驳回申请的,应当将裁定书送达当事人,并通知仲裁机构。
九、交通事故起诉后开庭怎么处理?
一般由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双方如果就赔偿问题达不成一致意见,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民事诉讼方式寻求解决。
如果司机是当事人,应当到庭,如果不能到庭,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到庭参与诉讼。在当事人不到庭,也没有代理人的情况下,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判决书生效后,如果当事人不能按照判决数额支付,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开庭审理程序如下:
1、开庭三日前通知诉讼参与人。
2、审理前核对讼诉参与人,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当事人有关讼诉权利与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法庭调查
(1)当事人陈述起诉请求和理由。
(2)出示证据
(3)宣读鉴定结论
(4)宣读勘验笔录。
(5)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所有的证据。
(6)质证双方就赔偿争议所得供的证据应互相质证。
4、法庭辩论
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发言及答辩后互相答辩。
5、法庭辩论终结,双方当事人争议核实清楚后法庭调查结束,应依法作出判决。
6、法庭能够调解的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及时判决 普通程序的审判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子。
十、财产保全后,还需要多长时间开庭?
所说的“财产保全的份额不够”,应该是指已经查封被告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权。
对此,如果掌握了新线索,可随时申请保全。只要已经起诉了,不论什么时候开庭,在判决的法律文书生效之前,法院对诉讼财产保全的查封都是有效的。当然,接到判决书后,如果被告不主动履行义务,必须在法定时间内到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否则,财产保全将会超时效。
上一篇:被告被财产保全了能反告原告吗?
下一篇:开庭之前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