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醉驾免于起诉免于刑事处罚?

交通事故 2024-10-09 21:31

一、醉驾免于起诉免于刑事处罚?

  醉驾免于刑事处罚和不起诉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性质不同

  醉驾免予刑事处罚是针对的对象是已经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人;不起诉的对象则包括不构成犯罪、指控犯罪证据不足或存疑、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

  2、两者作出判定的机关不同

  醉驾免予刑事处罚由法院作出判定,而不起诉决定则由检察院作出判定。

  3、两者作出判定的时间不同

  免予刑事处罚适用于案件审理阶段,而不起诉适用于审查起诉阶段。

  4、两者的处理过程不同

  醉驾免予刑事处罚是由于醉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免于起诉的条件,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后,将不具备起诉条件或不适宜提起公诉所作出的不将案件移送法院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

二、交通事故免于刑事处罚申请书范本?

xxx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姓名,性别,年龄,汉族,地址

  请求事项:请求对犯罪嫌疑人免于刑事处罚

  事实与理由:

  综上,因犯罪嫌疑人家庭十分困难,且嫌疑人犯罪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悔罪表现积极,犯罪情节轻微,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恳求审判人员根据特定案件主观认定,选定不判处刑法刑法。再次诚恳感谢政府和法官以及各级领导给犯罪嫌疑人的帮助和挽救。

  以上申请,敬请批准

  申请人:

  年 月 日

三、交通事故免于刑事处罚有犯罪记录吗?

    交通事故免于处罚会有犯罪记录。

    免于刑事处罚是法院已认定其犯罪事实,构成犯罪,只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而免于刑事处罚,并不是免除了刑事责任,因此,还是会留有案底的。

     免予刑事处罚,只是免除对被告人刑罚而没有免除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这点从免予刑事处罚的前提必须确认被告人构成犯罪这一条件中就足可得到证明。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免予刑事处罚虽不具有刑罚的性质和作用,但却是刑罚的必要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法律地位。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七条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四、免于刑事起诉怎么处罚?

被判免予刑事处罚仍然属于是犯罪和被追究刑事责任。

免予刑事处罚,只是免除对被告人刑罚而没有免除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这点从免予刑事处罚的前提必须确认被告人构成犯罪这一条件中就足可得到证明。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免予刑事处罚虽不具有刑罚的性质和作用,但却是刑罚的必要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法律地位。

五、轻伤免于刑事处罚条件?

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

免予刑事处罚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处罚,但因为自首或其他情节,导致不用接受刑事处罚。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免于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一经特赦,对罪犯不得再予追究。

4.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按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其他生效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不予追究。

六、什么是免于刑事处罚?

免于刑事处罚是指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法处罚的犯罪分子的一种处理方式。

免于刑事处罚针对的是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没有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的犯罪行为,如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工具,被胁迫参与犯罪,正当防卫过当或者紧急避险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犯罪中止行为等,都可以采用免于刑事处罚的处理方式,采用免于刑事处罚的处理方式,必须依刑法犯罪和刑事责任的具体规定确定。免于刑事处罚,是刑法认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这里说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还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序,只是被认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所以不能认为是犯罪;情节轻微是受刑罚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只是情节轻微,对社会的危害不大,但其行为已超越违法的程序,构成犯罪,但依刑法的规定,这种犯罪行为可以免除刑事处罚。对于免除刑事处罚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刑事案件的不同情况,给予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民事处罚或者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七、有罪免于刑事处罚的法律依据

在司法制度中,有时候会遇到一种情况,即犯罪嫌疑人明确犯罪事实,但由于特定的情况,可以免于刑事处罚。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条款,来确定是否可以使犯罪嫌疑人免于刑罚。那么,有罪免于刑事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

刑法中的宽大处理

在刑法领域里,确实存在着一些有罪免于刑事处罚的法律依据。首先需要提到的就是刑法中的宽大处理。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在特定情况下的自首、认罪悔罪表现好以及其他配合司法机关侦办犯罪案件的情节,可以依法进行宽大处理,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刑罚的。这是一种通过宽大处理来允许犯罪嫌疑人免于刑事处罚的法律依据。

法律赦免

除了宽大处理之外,对于一些特定的罪行,国家还可以通过法律赦免的方式来使犯罪嫌疑人免于刑事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依法赦免国家临时不处罚或者缓刑的犯罪嫌疑人。法律赦免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国家需要,对于某些罪行的犯罪嫌疑人给予赦免,使其免于刑事处罚。

经济赔偿

有的时候,犯罪嫌疑人可能会犯下经济犯罪,但是在案件调查过程中积极主动积极退赔了全部或者部分赃款赃物。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对于此类情况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刑罚。这种免于刑事处罚的法律依据是建立在犯罪嫌疑人积极退赔赃款赃物等经济赔偿行为的基础上。

对社会有重大贡献

不仅仅是犯罪嫌疑人的态度和行为对判决结果有一定影响,对于一些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特殊的法律依据也可以使其免于刑事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对于那些依法判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其在犯罪以后,对国家作出了特殊贡献,可以依法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刑罚。

特殊情节下的免于刑事处罚

在刑法中,还存在另外一种特殊情节下的免于刑事处罚的法律依据。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那些在特殊情况下犯罪的妇女、老人、未成年人以及某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可以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在特殊情况下给予教育、矫治或者医治。这种法律依据的存在,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特定人群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考虑到这些人犯罪行为的特殊性,因而采取了不同于普通犯罪嫌疑人的处理方式。

总结

有罪免于刑事处罚在我国刑法中存在着明确的法律依据,如宽大处理、法律赦免、经济赔偿、对社会有重大贡献以及特殊情节下的免于刑事处罚等。这些法律依据在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免于刑事处罚时,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犯罪嫌疑人的态度和行为,以及社会的需要等方面的因素。在司法实践中,有效使用这些法律依据,能够更加公正地处理犯罪案件,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八、妨害公务可以免于起诉或免于刑事处罚?

对一个做实务的律师来说,既然已经刑拘了,那么是否涉嫌妨害公务罪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案件能否作为刑事案件处理。一般刑拘之后会送检察院批捕。按照提问中介绍的情况,可能不会批捕,或者批捕后做不起诉决定。情节轻微不起诉。最差也可以取保后判缓刑吧。一般来说,没有特别恶劣的情节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话,是不会判实刑的。这个案件是否构成妨害公务罪,和驾驶人是否酒驾或者醉驾无关。这点补充说明一下。

九、有罪免于刑事处罚法律依据

有罪免于刑事处罚 - 法律依据详解

有罪免于刑事处罚 - 法律依据详解

在中国刑法体系中,有时候罪犯虽然已被证实犯有犯罪行为,但根据一些特定的法律规定,可以免除刑事处罚。这种情况下,我们常说该人"有罪免于刑事处罚"。那么,究竟有哪些法律依据可以使人"有罪免于刑事处罚"呢?下面将对几个常见的法律依据进行详细解释:

1. 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如果犯罪行为人在犯罪之前自首,并且自首的行为属于自动报案,如主动向公安机关自首,积极配合调查等,符合法定自首的条件,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一条法律依据主要适用于犯罪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产生悔罪感,积极向司法机关主动坦白其犯罪事实,并自愿接受法律制裁的情况下。

2. 刑法第五十五条

根据刑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犯罪行为人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了防止当前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符合法定防卫的条件,则可以免除刑事责任。所谓紧急情况,是指在被侵害人无法通过其他合法手段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这种情况下,防卫行为符合合理、必要、即时性等要求,才可被认定为免除刑事责任的依据。

3. 刑事立案追诉标准

根据相关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犯罪行为轻微,不足以构成犯罪的,或者社会治安有保障的,可以不予立案追诉。这种情况下,犯罪行为人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具体的标准会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地区等情况而有所差异。通常来说,对于一些轻微的刑事犯罪行为,司法机关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决定是否免于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以上所述仅是针对"有罪免于刑事处罚"可能适用的一些法律依据的简要解释。不同的犯罪行为所适用的法律依据各不相同,因此在具体情况下,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的判断和处理。法律虽然是为了保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但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合理人性考虑,通过免除刑事处罚来达到合理的法律效果。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正确、合法地维护自己或他人的权益。同时,也希望司法机关在判断和处理此类案件时,能够严格按照法律依据,权衡各种因素,做出公正合理的决策。

十、免于刑事处罚年龄如何计算?

免除刑事处罚的年龄是未满14周岁,如果年龄在14-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