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婚姻家庭 > 正文

如何评价蔡澜?

婚姻家庭 2025-01-30 16:18

一、如何评价蔡澜?

2017.12.3 自从蔡老先生来了知乎,又多了一个上知乎的理由~~ 每个回答必看!

@蔡澜

2016.11.12 更新

想起蔡澜的《食色》中的一个故事。

起因是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杜撰了一道菜,蔡澜和某个香港名厨决定实际做出来。

在射雕十二回《亢龙有悔》中,黄蓉以美食诱洪七公收郭靖为徒一节,黄蓉做了一道菜“二十四桥明月夜”,原文如下:

“那豆腐却是非同小可,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廿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廿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却弃去不食。洪七公一尝,自然大为倾倒。这味蒸豆腐也有个唐诗的名目,叫作‘二十四桥明月夜’ "

以下是蔡老的原文:

书上说是黄蓉把豆腐镶在火腿中给洪七公吃的,简直不可思议。经三番四次的商讨之后,我们决定把整只金华火腿锯开三分一当盖,用电钻在余下三分之二的肉上挖了二十四个洞,再用雪糕器舀出圆形的豆腐塞入洞里,猛火蒸之八小时,做出来的豆腐当然皆入味。客人只食豆腐,火腿弃之,大呼过瘾。

(我相信忍不住数一下几个豆腐丸子的不止我一个)

对于一个文学作品中虚构的菜肴,蔡老竟然大费周章反复试验使其成为现实美味,这种对吃的追求可以为真正的美食家。

蔡澜老先生是我最喜欢的美食评论家,他写的书,他主持的节目我差不多都看过,很喜欢他的洒脱不羁,看到前面回答,我也说说

1.蔡先生的阅历,人脉不是一般人可比,没站在那个角度,肯定不被理解。

2.味道是很主观的感受,难道美食家推荐的就是所有人都爱吃的?

3.风流好色总比扭捏装斯文好,衣冠禽兽多了去。

4.他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老不正经,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开心就行了,这洒脱一般人没有

5.现在生活的年代,互联网可以查到一切,以现在角度看很多人之前的作品,可以打脸一堆。

6.有人说他微博刷屏,这是实话。可是一位老者愿意和普通网友一句句回答,你见过几个人愿意?再说了,微博怎么玩是自己的事,不喜欢取关就行

总之,你们喷的开心就好

几个小侧面:

1.蔡澜老先生在央视《开讲了》中,一位小伙子问他,准备买两本书送给他的前女友和现在暗恋的女孩,他笑着说,别送了,前女友是过去式,不能沉迷回忆。为什么要暗恋?喜欢就直说,暗恋是不自信的表现,对双方都是负担。

2.蔡澜先生虽然去过无数店,但是他从来都是自己付账,如果店主强烈要求请客,他会选择离开。而且他说味道是主观的,他觉得好吃一定会推荐别人,但是他觉得不好绝对不会说,做生意都靠口碑,不能因为他个人的口味影响别人。

3.蔡澜先生永远素衣长袍,眼睛眯起,一副儒雅风气,每次提到金庸先生必定称呼前辈和老师,谦逊之风尽显无遗。

二、蔡澜名人自传

蔡澜名人自传:娱乐与美食的交织之路

蔡澜,中国当代著名美食家、作家、电视主持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出色的才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他的名人自传是一部记录着他多年来经历和成就的珍贵故事,也是对他深厚文化底蕴和对美食的热爱的真实写照。

这本令人期待已久的自传透过蔡澜先生的亲述,以其充满情感和智慧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他在繁华都市背后追寻美食、传播美食之路的点点滴滴,彰显了他对美食的极致追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娱乐与美食:无处不在的转折

蔡澜名人自传中,蔡澜先生回顾了自己从事文化娱乐行业到执着于美食创作的过程。他曾是一位备受瞩目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举办过各种时尚晚会,与众多明星共事。然而,他在名利场上的追逐并没有使他满足,他开始寻找一种更为深刻、独特的人生体验。

正是在这个转折点上,他重新发现了自己对美食的热爱。他意识到,美食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能够带给人们无限的欢乐和温暖。他放弃了华丽的娱乐圈,专注于探索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美食与文化的碰撞

蔡澜名人自传中,蔡澜先生详细描述了他游历世界各地、探寻美食文化的经历。他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一个个神奇的美食之旅。无论是亲临一线品尝美味佳肴,还是与当地人民交流,他都将这些珍贵的经历和体验娓娓道来。

蔡澜先生对美食文化的深入发掘,不仅展现了他对美食的极致追求,更是将美食与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他通过品尝美食、聆听当地传说和故事,解读了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向读者传递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传承与创新:美食的无限可能

在蔡澜名人自传中,蔡澜先生不仅将自己对美食的传统之爱展现无遗,更表达了对美食创新的持续探索。他坚信,传统与创新能够相得益彰,让美食焕发出更加无限的魅力。

通过与厨师交流、品尝各种美食、体验不同的烹饪技巧,蔡澜先生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美食作品。他将传统的食材与现代的烹饪技术相结合,创造出独具创意和美感的新菜式,让人们对美食有了全新的体验。

美食与幸福:追求生活的滋味

蔡澜名人自传中,蔡澜先生传递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对美食的热爱,更是关于生活和幸福的思考。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人生智慧,与读者分享。

他认为,美食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幸福感。通过品尝美食、与朋友分享,人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温暖。他鼓励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寻找美食带来的片刻宁静和快乐。

结语

蔡澜名人自传是一本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作品。通过这本自传,读者不仅能够窥探蔡澜先生的一生,更能够感受到美食与文化、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与交融。

无论你是美食爱好者,还是对人生有着追求和思考的人,这本自传都将给你带来无尽的启发和思考。让我们一起跟随蔡澜先生的脚步,探索美食的无限可能,品味生活的真谛。

三、蔡澜食材字典-品味美食大师蔡澜的最爱

蔡澜食材字典:品味美食大师蔡澜的最爱

蔡澜,一位享誉国内外的美食家,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美食造诣,成为了众多人心中的美食大师。在他的作品中,总能找到一些独特又令人垂涎的食材。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奉上蔡澜食材字典,带您领略蔡澜对美食的细腻感悟。

1. 鲍鱼

蔡澜对于鲍鱼情有独钟,他认为鲍鱼鲜美可口,具有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在蔡澜的眼中,鲍鱼是顶级的海鲜食材,无论是烹饪还是食用,都能给人带来无限的美味享受。

2. 黄秧白肉

黄秧白肉是蔡澜最喜欢的一道传统湖南菜,它以独特的配方和精巧的制作工艺而闻名。蔡澜认为,黄秧白肉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代表着湖南饮食文化的精髓,以它为代表的湖南菜系让人回味无穷。

3. 老鸭汤

老鸭汤是蔡澜日常食用的汤品之一,他认为老鸭汤清香可口,补气健脾,对于调理身体非常有益。蔡澜还强调,制作老鸭汤要选用优质的老母鸭,配以选料精细的汤料,才能使汤品更加美味。

4. 龙虾

作为海洋中的贵族,龙虾在蔡澜的食材字典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蔡澜喜欢龙虾的鲜美和肉质的口感,他认为龙虾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并且能与不同的调料搭配,呈现出不同的风味。

5. 黄牛肉

黄牛肉是蔡澜钟爱的一种高品质肉类食材,他认为黄牛肉肉质鲜嫩多汁,富有弹性,而且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蔡澜在烹饪黄牛肉时喜欢使用简单的调料,尽量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6. 法式奶油

法式奶油是蔡澜在烘焙中常用的食材之一,他认为法式奶油的质地细腻,口感丰满,能为糕点和甜品增添丰富的香味和口感。蔡澜在烘焙中注重使用新鲜的法式奶油,以确保糕点的口感和味道。

7. 百花酱

百花酱是蔡澜私房菜中常用的调味品之一,他认为百花酱的香味浓郁,鲜美可口,在调味的同时能提升菜品的口感和颜值。蔡澜推崇选用优质的百花酱,以带来更好的食用感受。

8. 鬼头刀

鬼头刀是蔡澜看中的一种优质海鱼,他认为鬼头刀的鱼肉鲜美细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是一道营养又美味的海鲜食材。蔡澜喜欢将鬼头刀用各种烹饪方式做成不同的菜品,带来丰富的口感和风味。

在蔡澜的食材字典中,还有许多其他美味的食材,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味。蔡澜通过他对食材的深度认识和精湛的烹饪技巧,将这些食材变成了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食。我们希望通过蔡澜食材字典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蔡澜的美食理念和烹饪心得,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希望通过了解蔡澜的食材字典,您对美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验,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烹饪的灵感和启示。美食不仅仅是一种滋味,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希望您能始终保持对美食的热爱和探索。

四、蔡澜儿子?

没有。

蔡澜先生一生无儿无女,周围也有很多八婆绘声绘色地描述养孩子的种种乐趣,甚至上升到人生体验:“有了孩子是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你没有经过,就不知道其中的乐趣“。蔡澜先生内心是清楚自己不要孩子的原因:因为我自己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可面对八婆的劝告,那就没有必要掏心掏肺,只要反问一句:“同性恋者也同样地想去说服人家认同其中的乐趣,难道你就要学他被人走后门?”

五、蔡澜国籍?

中文名

蔡澜

英文名

Lam Chua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地

新加坡

出生国家

中国

出生日期

1941-08-18

籍贯

潮州市

民族

汉族

职业

电影制片人、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主持人、商人[1]

代表作品

电影监制:《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

特邀节目总顾问:《舌尖上的中国》

所获奖项

2022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

六、蔡澜身高?

蔡澜,男,170cm。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毕业于日本大学,电影制片人、电影监制、节目主持人、商人。美食家、专栏作家、电影节目主持人、商人。

现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特邀蔡澜作为节目总顾问。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称。

七、蔡澜作品?

《蔡澜随笔》、《蔡澜的缘》、《草草不工、《蔡澜谈日本》等。

八、蔡澜父亲?

  蔡澜父亲名叫蔡文玄是一位有趣的文人,生逢抗战时期。年轻时,他是当地一名教书先生。他有个怪毛病,喜欢打黑领带。当时只有家族办丧事的人才作这样打扮,他偏不,觉得时髦好看,天天这样穿戴。

  蔡家和邵家是世交,蔡文玄又是邵氏兄弟的好友。在邵氏的邀请下,他从潮州去了南洋帮忙打理邵氏电影的业务。成为了一名侨商。

  抗战爆发后,乱世中举家搬迁到了南洋。

  蔡澜的母亲也是位传奇女性,年轻时就是女权先驱,做事果敢坚决。相比较父亲,则是文人风骨。

九、蔡澜多高?

170cm

170cm。蔡澜年轻有170cm,蔡澜,男,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毕业于日本大学,电影制片人、电影监制、节目主持人、商人。

十、蔡澜老师?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中国作家、美食家、电影监制、主持人。

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称。

蔡澜曾于2005年至2014年期间为澳门科技大学担任校监顾问,为大学的人文艺术学院和电影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并将所得的顾问费用捐赠给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