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二审程序重审案件的情形有哪些?
一、民事诉讼二审程序重审案件的情形有哪些?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最高人民法院一九九二年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第18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有下列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之一,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1)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未回避的;(2)未经开庭审理而作出判决的;(3)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未经传票传唤而缺席判决的;(4)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
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的案件,二审可以查清事实后径行纠正作出判决,不必也不应发回重审,这是由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和举证时限制度决定的。《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搜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的,依法纠正后改判;
(四)原判决违反下列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1)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未回避的;(2)未经开庭审理而作出判决的;(3)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未经传票传唤而缺席判决的;(4)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
下列上诉案件,经过审理,调解不成的,裁定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一)原审漏审漏判诉讼请求的;
(二)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二审认为应当判决离婚,但子女抚养、财产分割达不成一致意见的;
(三)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在一审中未参加诉讼的;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发回重审以一次为原则,不得超过两次。发回重审案件当事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特殊情况下可以另行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重审。
二、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流程二审
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流程二审
借款合同纠纷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纠纷类型,当借款人和借款机构之间发生争议时,可能会进入诉讼程序。本文将详细介绍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流程的二审阶段。
一、二审申请期限
在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一方或双方一方不服一审判决的判决结果时,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二审申请。根据相关法规,二审申请期限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
二、二审申请的途径
二审申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 申请上诉,将案件移送到上级法院审理。
- 申请抗诉,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
三、二审立案受理
在申请二审后,法院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受理。这一步骤主要包括:
- 审查申请材料,包括是否符合二审申请的法定要求。
- 确认案件是否属于该法院管辖范围。
- 决定是否受理二审申请。
四、二审庭前准备
如果法院决定受理二审申请,接下来进行的是二审庭前准备。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
- 通知各方当事人参加庭前调解。
- 组织庭前调解,尝试通过和解解决争议。
- 确定庭审日期和庭审程序。
五、二审庭审
二审庭审是解决借款合同纠纷的关键阶段,它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 对当事人的身份进行核实。
- 宣读诉讼请求和答辩状。
- 进行事实质证和证据质证。
- 进行当事人的质证和辩论。
- 听取专家意见。
- 进行法律问题的辩论。
- 作结案陈述。
六、二审判决
二审庭审后,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审议,并做出二审判决。根据判决结果,法院会作出以下决定:
- 驳回上诉/抗诉,维持一审判决。
- 改判一审判决部分或全部。
- 发回重审。
- 其他适用的处理方式。
七、二审判决的法律效力
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当判决书生效后,案件的争议即告解决。如果一方当事人对二审判决不服,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八、二审执行
如果二审判决生效后,当事人仍然不履行判决结果,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将依照执行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以强制执行二审判决。
九、总结
借款合同纠纷诉讼的二审阶段是解决争议的重要环节。双方当事人应当了解二审申请期限、申请途径以及相关的庭前准备和庭审程序。通过正确理解法律规定并合理运用诉讼策略,双方当事人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二审案件能否增加诉讼请求?
可以,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二十八条 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者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双方当事人同意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裁判。
四、合同纠纷诉讼程序
合同纠纷诉讼程序是在商业和法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发生合同纠纷时,合同双方可能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争议。本文将介绍合同纠纷诉讼程序的基本流程及相关法律原则。
合同纠纷诉讼程序的基本流程
合同纠纷诉讼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起诉阶段:当一方认为对方违反了合同,并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阶段需要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
- 答辩阶段:被告在接到起诉状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提交答辩意见和相关证据材料。答辩阶段也是被告陈述自己立场的机会。
- 举证阶段:在合同纠纷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庭会审查双方提交的证据,根据证据的可信度和法律规定来做出判断。
- 庭审阶段:在庭审阶段,双方律师会在法庭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质证、辩论等程序。法官会根据庭审过程中的证据和法律适用情况做出判决。
- 判决阶段:法院会根据庭审结果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最终的判决。判决结果可能包括停止违约行为、赔偿损失、解除合同等。
- 执行阶段:如果一方不服判决结果或未按判决执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阶段由法院负责监督判决的执行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强制执行。
合同纠纷诉讼的法律原则
合同纠纷诉讼中,有一些重要的法律原则需要被遵循。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律原则:
- 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享有自由意愿和平等地位,合同应当基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 约束力原则: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义务履行。
- 公平原则: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保持诚实信用,不得采取欺诈、错误隐瞒等不正当手段。
- 补充原则:合同所未约定的事项,适用法律、行业惯例等相关规定进行补充。
以上原则在合同纠纷诉讼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当合同纠纷发生时,双方或其代理人应当认真遵守相关法律原则,以确保合同纠纷得到公正解决。
合同纠纷诉讼的解决途径
除了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合同纠纷外,还有其他一些解决途径可供选择:
- 协商解决: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解决合同纠纷的协议。协商解决可以更加灵活快捷,有助于维护合同双方的关系。
- 调解解决:双方可以选择由第三方进行调解,帮助双方就合同纠纷达成一致。调解可以避免诉讼过程的繁琐和时间成本。
- 仲裁解决:双方可以约定通过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根据仲裁结果解决合同纠纷。仲裁程序相对于诉讼程序来说更加高效。
以上解决途径在合同纠纷中是常见且有效的选择。当事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式,并在解决过程中注意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
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是指当行政机关与其他主体之间因履行行政合同而发生纠纷时,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争议的过程。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涉及多方利益关系,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步骤,以确保公正、公平、有效地解决纠纷。
一、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
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适用于由行政机关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签订的、属于行政管理范畴的合同纠纷。这些合同可能涉及工程建设、采购、承包、出租、转让等各个领域,例如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政府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等。
行政合同纠纷解决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其中诉讼是一种法定的解决方式,它是通过法院进行裁决来解决争议的。行政合同纠纷的诉讼程序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二、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的步骤
- 起诉:当发生行政合同纠纷时,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应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规定缴纳诉讼费用。起诉状中应当包含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纠纷的事实、依据和请求等内容。
- 受理:人民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将立案受理。法院应当在受理之日起7日内通知被告,并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 审理:人民法院对行政合同纠纷案件进行审理,确保争议的公正、公平解决。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提出证据、辩论和答辩等。
- 判决:人民法院依法做出判决,对纠纷进行解决。判决书应当明确判决结果和理由,并告知当事人上诉、申请再审的权利。
- 执行:当判决生效后,判决的执行是由法院执行部门负责的。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判决义务,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执行。
三、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的特点
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与其他民事诉讼程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 特殊性:行政合同纠纷是行政机关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争议,涉及行政事务,因此诉讼程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 受理权限:行政合同纠纷案件由人民法院受理,但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的大额行政合同纠纷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受理。
- 证据的特殊性:行政机关作为公权力机关,其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行政合同纠纷案件的证据更加重要。
- 程序的效率性:行政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期限相对较短,以确保纠纷及时得到解决。
- 公正、公平: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要求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保证公正、公平原则的贯彻。
四、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的注意事项
在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中,当事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合同的充分准备:当事人在起诉前应充分准备相关合同文件、证据材料等,以便在诉讼中证明自己的权益。
- 选择合适的诉讼方式: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多种方式来解决纠纷,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 维护自身权益: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积极维护自身的权益,合法合规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 遵守法律程序:当事人应按照法院的要求参与诉讼过程,配合法院的调查,不得妨碍诉讼的进行。
综上所述,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是解决行政合同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保障了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公正、公平的解决纠纷。当事人在参与行政合同纠纷诉讼程序时,应熟悉相关规定,合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
六、二审如何找刑事案件律师诉讼?
1.首次见面洽谈(与二审委托人洽谈,提前联系确定洽谈时间、地点、人数,向客户介绍团队情况,了解基本案情,初步判断案情的复杂性)。
2.告知二审委托人携带一审判决书与其他和案件相关材料(如有)及与上诉人近亲属身份关系证明等材料
3.根据现有材料,如一审判决书、起诉书等,梳理基本案情,如案件涉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并进行梳理
列举需要待确认事实和待提供材料清单
将事实、材料清单和已有材料打印二份备用
七、工程合同纠纷诉讼程序
工程合同纠纷诉讼程序是指在工程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时,当事方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纠纷的一系列程序和法律规定。对于工程合同纠纷的诉讼程序,不仅涉及到法律程序,还需要考虑具体案件的情况和相关证据。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合同纠纷诉讼程序的一般流程以及常见的注意事项。
一、起诉阶段
在工程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方可以选择将纠纷提交至法院,进行起诉。在起诉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合同审查:起诉前,当事方应当对工程合同进行仔细审查,确认对方的违约行为并准备好相关证据。
- 选择合适的法院:根据工程合同的约定或者相关法律规定,选择适当的法院进行起诉。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合同约定的管辖法院。
- 起诉状的准备:起诉方需要准备好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事实依据和证据等。
- 起诉状的提交:将起诉状提交至选择的法院,并按照法院规定缴纳诉讼费用。
二、立案和受理阶段
在起诉状提交后,法院将对起诉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在立案和受理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正式立案:如果法院认为起诉状符合法律要求,具备受理条件,将正式立案,指定案号。
- 受理通知:法院将通知被告方,并要求被告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意见。
- 案件分配:法院将根据案件性质和工作负荷情况,将案件分配至具体的审理庭。
- 举证期限:法院将规定双方当事人的举证期限,当事人需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三、庭审阶段
在工程合同纠纷的庭审阶段,法院将组织并进行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需要到庭参加庭审。在庭审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出庭参加庭审:双方当事人应当准时出庭,如果有正当理由无法到庭,应当提前向法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 陈述意见:在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陈述意见、辩护和质证证据。
- 法庭调查:法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相关事实进行调查,并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补充证据。
- 辩论和结案:在双方当事人的意见陈述完毕后,法庭将进行辩论,双方当事人可以对对方意见进行批驳。最后,法庭将择期宣判。
四、判决和执行阶段
在工程合同纠纷的判决和执行阶段,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并监督执行。在判决和执行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判决生效:法院作出的判决一般需要经过一定的诉讼程序后方可生效。
- 执行申请: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要求被执行人履行判决。
- 执行过程:法院将根据判决书指导具体的执行过程,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 执行结果:一旦判决被执行,当事人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或者其他法律救济。
五、上诉阶段
在工程合同纠纷的一审判决结果不服时,可以进行上诉,将案件上报高级法院进行二审审理。在上诉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上诉期限: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提起上诉。
- 上诉状的准备:上诉方需要准备好上诉状,明确上诉请求和上诉理由。
- 上诉材料的提供:上诉方需要提供一审判决书、上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等。
- 二审判决:高级法院将对上诉案件进行重新审理,并作出二审判决。
总之,工程合同纠纷诉讼程序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当事人充分了解法律程序和相关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准备充分的证据,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可以考虑与对方进行调解或者其他方式解决纠纷,以减少诉讼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八、仲裁后的案件诉讼程序快吗?
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结案快。
劳动仲裁最快45天,民事诉讼6个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根据民诉法及最高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民事案件审限从立案起直到作出判决。
一审案件为六个月、二审案件为三个月。关于审理期限的延长,如符合法定情形,一审案件可以再延长六个月,二审案件可以再延长三个月,原告变更诉讼请求,结果可能会导致审理期限的延长,但本身并不属于延期的法定理由。
九、民事诉讼二审宣判后的程序?
就是再审申请程序和抗诉申请程序了。再审要在二审法院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抗诉要在再审判决或裁定下来后提出。
十、刑事案件二审立案之后程序?
1、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上诉案件;
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没有上诉,同案的其他被告人上诉的案件;
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2、可以不开庭审理的案件
对上诉、抗诉案件第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具有刑诉法第227条规定的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情形,需要发回重新审判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3、不开庭审理的方式
第二审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合议庭全体成员应当阅卷,必要时应当提交书面阅卷意见。
4、地点
案件发生地、原审、二审。
5、检察院派员出庭
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或者第二审法院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同级检察院都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抗诉案件,检察院接到开庭通知后不派员出庭,且未说明理由的,法院可以裁定按检察院撤回抗诉处理,并通知第一审人民法院和当事人。
6、对新证据的处理
第二审期间,检察院或者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交新证据的,法院应当及时通知对方查阅、摘抄或者复制。
7、审理程序
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重点围绕对第一审判决、裁定有争议的问题或者有疑问的部分进行。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按照下列方式审理:
宣读第一审判决书,可以只宣读案由、主要事实、证据名称、判决主文等;
法庭调查应当重点围绕对第一审判决提出异议的事实、证据以及提交的新证据等进行;对没有异议的事实、证据和情节,可以直接确认;
对同案审理案件中未上诉的被告人,未被审请出庭或者法院认为没有必要到庭的,可以不再传唤到庭;
被告人犯有数罪的案件,对其中事实清楚且无异议的犯罪,可以不在庭审时审理。
8、宣判
第二审法院可以委托第一审法院宣判,并向当事人送达第二审判决或裁定书。
第一审法院应当在代为宣判后5日内将宣判笔录送交第二审法院,并在送达完毕后及时前送达回证送交第二审人民法院。
委托宣判的,第二审法院应当直接向同级检察院送达第二审判决或裁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