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伪劣产品罪与诈骗罪之区别?
一、销售伪劣产品罪与诈骗罪之区别?
诈骗罪与销售伪劣产品罪从犯罪构成上分析,具有多处相同点,即主体相同,皆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相同,皆为故意犯罪;客观方面皆系欺骗手段。但两罪不同之处亦明显。 (1)、客体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的客体是产品质量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诈骗罪表现为行为人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使财产所有人“自愿”交出财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表现为行为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3)、犯罪目的诈骗罪的犯罪目的在于非法获取他人财物;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目的在于牟取非法利润。
二、销售伪劣产品罪和销售有害食品罪的区别?
这两个罪名分别是刑法第140条和第144条规定的,从两个法律条文可以看出,如果情节差不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处罚要重得多!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一百四十四条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三、假冒伪劣产品罪?
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四、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
具体要根据销售的产品数额来判断。
1.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2.
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五、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哪个大?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规定在《刑法》的第140条;假冒注册商标罪,规定在《刑法》的213条。法律条文参考:《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百一十三条 【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六、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如何区分?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七、中介合同纠纷与合同纠纷的区别?
中介合同纠纷是第三者,而合同纠纷的话,就没有指定
八、假冒伪劣产品罪与假冒商标是同罪吗?
假冒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区别
前罪侵犯的是国家商标管理制度,实施假冒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后罪侵犯国家对商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实施在产品中掺杂使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
对于采用假冒注册商标的手段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且销售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既触犯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也触犯了假冒商标罪。对于此种情况,应按照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以刑罚较重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定罪量刑。
假冒商标罪与注册商标的区别
在判断假冒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基本相同”方面,可否在理论上提出一个具体的标准呢?
由于注册商标的形式多种多样,假冒商标的形式也五花八门,所以理论中不好提出一个准确的标准。但是,存在一个基本的准则,那就是:以普通消费者的一般注意力作为评判的主观标准,采取整体比较与商标显著部分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判断,如果普通消费者(不是专业人士或者该商品领域的行业人员)认为两个商标相比较,文字、图形或者文字与图形的结合没有区别或者视觉上没有差别,这两个商标就是“相同”商标;如果普通消费者认为两个商标相比较,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文字与图形的整体结构是相似的,则属于近似商标。比如凤凰牌自行车商标中凤凰图案的尾巴上的羽毛是12根,如果行为人只是把羽毛的根数作成13根或11根,构图的颜色和尺寸结构等其他方面与注册商标又完全相同,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羽毛根数的差别是难以区别的,假冒商标便是与注册商标“基本相同”的。
在判断假冒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时,司法实践中还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注册商标所有人自己在商品上使用的商标,与其核准注册的商标并不一致,那么,判断行为人假冒的商标是否与注册商标相同时,是将假冒的商标与核准注册的商标相比较,还是与注册商标所有人实际使用的商标相比较呢?比如,美国微软公司将MICROSOFT(大写)申请注册为其计算机软件商标,但微软公司在计算机软件上实际使用的商标Microsoft只有第一个字母是大写。如果被告人在假冒微软公司的计算机软件上也使用商标Microsoft,是否可以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司法实践中有这种现象,只不过有时没有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假冒注册商标罪惩治的是侵犯注册商标的专用权的行为,因此,从客体的角度理解,如果行为并没有侵犯到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是不能对其进行刑法评价的。注册商标所有人没有正确使用其注册商标,而被告人假冒其实际使用的、与注册商标不同的商标,情节再严重,也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因为被告人并没有侵犯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九、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
在商业领域,合同是公司之间进行交易的基础。无论是购买商品、签订服务协议还是开展合作,合同都是确保各方权益的法律文件。然而,有时候合同涉及到纠纷,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合同纠纷的性质以及合同诈骗罪的区别。
1.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一方或双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产生争议和纠纷的情况。在合同纠纷中,一方或双方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 未按时交付货物或完成服务
- 未按合同约定品质提供货物或服务
- 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或服务费用
- 违反合同条款导致损失或伤害
合同纠纷存在的目的是解决各方之间的争议,并保护受损害方的权益。当发生合同纠纷时,各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来解决纠纷。
2. 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或解除合同的过程中,一方以虚假陈述、隐瞒事实、欺骗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需要具备以下要件:
- 以虚假陈述等手段
- 骗取对方财产
- 数额较大
在合同诈骗罪中,关键是欺骗行为。欺骗行为包括虚假陈述(如虚构事实、故意隐瞒信息)、非法占有等。当欺骗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并导致对方财产损失时,就属于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应该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 区别与联系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在性质和效果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首先,合同纠纷是一种民事争议,而合同诈骗罪则是一种刑事犯罪。合同纠纷是基于合同关系产生的纠纷,一般需要依法向法院申请解决。而合同诈骗罪则是涉及欺诈行为的犯罪,需要警方介入并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合同纠纷解决后主要是实现受损害方的合法权益,如果需要赔偿,通常是以经济赔偿为主。而合同诈骗罪的目的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消除欺诈行为的影响,并对犯罪行为进行刑事惩罚。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罪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有时候,合同纠纷可能涉及欺诈行为,例如虚构事实或故意隐瞒重要信息。这时候,受害方可以选择向司法机关报案,将其列为合同诈骗罪进行处理。
4. 总结
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罪是商业活动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商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在签订合同时,各方应当严守诚实信用原则,避免虚假陈述、隐瞒事实等欺诈行为的发生。如若发生合同纠纷,应及时采取合法手段进行解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十、销售伪劣产品罪不起诉案例?
销售柳劣产品罪不起的案例也有这要看情节和性质,例某经营者平时销售从来没销售过伪劣产品而突然有一次给别人代销了点伪劣产品而数量也很少,但被执法部门查扣了,查扣后主动承认错误主动认罚,这种情况虽犯伪劣产品销售罪,但因认罪态度又没造成很坏影法院一般也就不判刑了。
上一篇:无资质的建筑公司经营范围?
下一篇:宋威龙什么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