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债权债务 > 正文

债权人可否只起诉共同债务人中的一个人?

债权债务 2025-03-23 16:36

一、债权人可否只起诉共同债务人中的一个人?

  债权人可以起诉全部债务人,也可以选择部分债务人甚至一个债务人进行诉讼。   按照法律规定,共同债务人对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即每一个债务人都要对债务承担全部清偿责任。因此,债权人可以选择部分债务人进行起诉。部分债务人承担共同债务清偿后,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清偿义务的人偿付。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选)   第八十四条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   第八十六条 债权人为二人以上的,按照确定的份额分享权利。债务人为二人以上的,按照确定的份额分担义务。   第八十七条 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一方人数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第八十六条 债权人为二人以上的,按照确定的份额分享权利。债务人为二人以上的,按照确定的份额分担义务。

二、债务人的妻子可列为共同债务人吗?

可以的。

婚姻法第十九条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三、共同借款人和共同债务人的区别?

共同借款人不一定形成共同债务,共同债务人分为主债务人和次债务人

四、共同债务人转让的法律规定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共同债务人转让的情况。共同债务人转让是指一方共同债务人将其在债务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其他方的行为。

在我国,共同债务人转让的法律规定对于保护债权人权益、维护债务人权利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共同债务人转让的法律依据

共同债务人转让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等法律法规。

共同债务人转让的条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共同债务人转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一致意见:共同债务人转让必须经过所有共同债务人的一致同意。
  2. 书面形式:共同债务人转让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明确转让的内容、转让方和受让方。
  3. 合法权益:共同债务人转让不能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共同债务人转让的效力

共同债务人转让产生效力的时间是按照法律规定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共同债务人转让自转让通知到达债权人时生效。如果共同债务人转让违反了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债权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

共同债务人转让的责任和义务

共同债务人转让过程中,转让方和受让方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转让方应当确保共同债务人转让的内容真实、合法,并且不存在任何违法情况。转让方应当配合受让方履行相关手续,保证共同债务人转让的顺利进行。

受让方在接受共同债务人转让后,应当继续履行原有债务,并承担内部分担责任,不得借机逃避债务。

共同债务人转让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共同债务人转让虽然能够解决一方共同债务人的债务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首先,在共同债务人转让前需要充分了解债权债务的情况,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风险。

其次,在进行共同债务人转让时,要明确转让的范围和方式,避免因为转让内容不清晰而引发纠纷。

最后,共同债务人转让要遵循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确保转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共同债务人转让的法律风险防范

为了避免共同债务人转让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谨慎选择:在选择共同债务人转让受让方时,要慎重选择,确保对方有能力履行债务。
  • 严格履约:在共同债务人转让后,受让方应当严格履行原有债务,避免发生违约行为。
  • 合法合规:共同债务人转让要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避免因违法行为而导致法律纠纷。

总之,共同债务人转让是一种常见的债权债务安排方式。在进行共同债务人转让时,我们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转让的条件、效力和责任义务。同时,为了降低法律风险,我们要谨慎选择受让方,严格履行债务,并保证转让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五、起诉债务人后还能再起诉保证人么?

  一、如果是一般保证人,起诉其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七条规定: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   (一)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三)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的。   二、连带保证人,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起诉保证人。   1、连带保证,实际属于必要共同诉讼,二审也可以追加被告。   根据《民诉意见》第57条规定: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无理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理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2、单独起诉的期限: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九条 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2)第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3)第二十六条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六、债务人有权起诉借款人吗?

债务人是可以起诉债权人的。

1.欠款的数额有异议的,债务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支债权人支付欠款。如果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案。

2.债务人所欠债务数额不确定的,可以与债权人协商确定。债权人不愿意谈判或者不谈判的,债权人不起诉的,债务人可以向法院提起确认诉讼,法院应当确认债务人的债务数额。

七、夫妻共同债权如何起诉?

一方隐匿结婚证,另一方可以持户口本、身份证去原婚姻登记机关要求出具婚姻关系证明,拿着婚姻关系证明去法院起诉离婚。

起诉离婚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一、必备材料

(1)原告方的身份证原件,审核完即归还原告。被告身份证复印件或其它身份证明材料;

(2)双方夫妻关系的证明,一般可提供结婚证和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3)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明,一般提交财产清单即可,具体在开庭时提交也可;

(4)有子女的还应当提交子女的出生证明、户口簿;

二、其他材料

(1)婚姻基础状况的证明材料。如自由恋爱、经人介绍或包办买卖婚姻、再婚、复婚等的证明材料。

(2)婚后夫妻感情变化、引起离婚原因的证明材料。如因第三者插足引起离婚的,提供第三者介入的具体事实、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证明材料;如有生理缺陷、精神病的,提供诊断书、鉴定书;如有赌博、吸毒等恶习或被判处长期徒刑的,提供公安机关的处理决定、法院判决等材料。

(3)夫妻关系现状的证明材料。如分居的,提供分居时间、原因、分居协议等材料;曾经起诉离婚的,提供法院判决书、裁定书等材料;双方家庭之间有过激烈冲突的,提供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材料等。

(4)双方经济状况的证明材料。双方收入、存款、债权债务等证明,如单位证明、工资卡、完税证明,存款人、帐号、金额,债权、债务数量,债务债权人姓名、住址等。

(5)需要对方给予经济帮助的,提供疾病或无劳动能力、经济来源状况的证明。

(6)需要经济补偿的,提供财产约定书、一方抚育子女、照料老人的证词和录音材料等。

(7)要求对方给予精神损害赔偿的,提供对方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的证据材料

八、个人借款不还起诉需要通知债务人吗?

个人借款不还,起诉时是不需要通知债务人的。

起诉是个人的权利,出借人认为债务人不还借款,损害其合法权益,当然有权起诉,要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需通知债务人说,我要起诉你呀。

只要债权人起诉法院后,法院自然会通知债务人应诉。

九、共同债务人和担保人哪个风险大?

共同借款人要承担共同赔偿责任,而担保人是承担担保责任。担保人是在贷款人无能力赔偿的情况下,法院会依法强制执行担保人。而共同借款人通俗的说,就是如果你有赔偿能力,而你的共同借款人无赔偿能力,那么法院就可以直接执行你

十、担保人和共同债务人的区别?

共同借款人与担保人的区别:

1.共同借款人要承担共同赔偿责任,而担保人是承担担保责任。担保人是在贷款人无能力赔偿的情况下,法院会依法强制执行担保人。而共同借款人通俗的说,就是如果你有赔偿能力,而你的共同借款人无赔偿能力,那么法院就可以直接执行你。

2.担保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担保,一种是连带担保。一般汽车贷款协议中,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格式合同中都会规定担保为连带担保。你可以看看你签的那份合同有没有明确写明是连带担保。如果没有明确,法律规定默认为连带担保。负连带担保责任的担保人,如果被担保人不能偿还债务,债权人不用启动法律程序,可以直接要求连带担保人承担债务。相反,如果是一般担保,只有在债权人向法院告诉了,证明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的时候,方可以要求担保人偿还债务。

3.一般担保与连带担保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一般担保要求债权人启动法律程序向债务人主张不能满足后,方可以向担保人主张。拓展资料:共同借款人在银行贷款业务中普遍存在,最典型的为在住房按揭贷款中,夫妻或者房屋的共同买受人作为共同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有关个贷制度明确规定:共同借款人可以是所购买房屋的共有权人,也可以是符合贷款要求的其他自然人。在实际工作中,房屋的共有权人作为共同借款人,由于其共有权人与共同借款人的趋同性,较好理解和把握。但对其他自然人作为共同借款人,由于其他自然人与共同借款人的不相一致性,往往涉及动机、背景等诸多因素,以及社会和法律关系复杂,信息的不对称性,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此要加强防范该类共同借款人所产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