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债权债务 > 正文

ipo后多久原股东可以退出?

债权债务 2025-03-15 23:26

一、ipo后多久原股东可以退出?

企业上市以后原始股东有36个月的锁定期,就是三年后才可以退出

合伙企业法》第七十三条

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从立法技术上讲,该法条中有“应当”这两字且有“提前三十日”这样明确的时间规定,因此,有限合伙人提前三十日的通知义务是其转让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履行通知义务的,转让行为不生效。

从法理上讲,有限合伙体现资合性特征,因此有限合伙人向他人转让财产份额无需征得其他合伙人同意,该法条也是对此观点的确认。然而,个人认为,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对该转让份额是有优先购买权的,从《合伙企业法》第二十三条、第六十条可以得出上述该结论,因此,有限合伙人转让其财产份额的通知义务是必要的,否则,不生效。

附:《合伙企业法》第二十三条: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购买权;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第六十条:有限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法第二章第一节至第五节关于普通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的规定。

二、股东退出需要通知股东吗?

这个要分是什么公司或企业。因为不同的组织形式的退出机制是不同的。首先,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退出唯一途径就是转让股份,如果转让的对象方是公司的其他股东,那么不需要做任何手续。

但如果是转让给公司股东以外的其他人或法人的话,则需要取得其他股东过半人数的书面同意方可。

如果企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话,股东转让股份退出没有任何限制。

如果是合伙企业的股东(合伙人),那么合伙人退出,分几种情况,一是协议退伙退出,那就大家一块退出。如果是通知退出,那么提前30天通知其他合伙人即可。还有就是法定退出,也不需要通知合伙人。

三、企业上市后大股东退出规则?

大股东是指股票占比较大的股东,大股东在退市之前,可以通过减持、或者大宗交易来套现,但是,在退市时,个股市场上基本上是卖出单,买入单较少,导致其减持、大宗交易无法成功,只能等到上市公司进行破产清算,按照债权优于股权的原则进行赔偿,这会导致大股东的资产大幅缩水。

四、股东退出后的股份该如何分配?

公司回购。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请求公司回购其股权,从而退出公司。股东享有要求公司以公平合理的价格购买其股权从而退出公司的权利,通常称为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异议权、退出权等,但公司股东行使这个权利有着严格的限制,《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股东退出,必须符合上述规定条件。

2、股权转让。包括其他股东受让或股东之外的他人受让。通过股权转让,股东不再持有公司的股份,也无相应的股东权利和义务,进而达到了退出公司的效果。《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股东可以将其股份转让给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人。同时,由于公司具有人合性的特征,法律对股东转让股权也做了相应的限制,即当股东向公司股东之外的第三人转让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公司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以此来保障公司的稳定运营和维护其他股东的权利。此外,股东也可以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转让股权,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方式、条件等进行规定,股东转让股权时需要按照公司章程等规定,这是意思自治原则在公司法领域的具体运用。

五、股东退股后债权债务可以免除吗?

可以,因为一旦公司同意退股,会展开一个清算,对公司的盈利或亏损进行计算并得出结论,如果是有盈利在办理退股手续过程中,要按退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分享这部分盈利,如果是有亏损也要按退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承担相应份额的亏损,承担金额小于其持股金额的,从退股金中扣除,大于退股金额的要补交,然后签订退股协议。

六、股东退出如何结算?

股东退股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单个股东退股,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由其他新股东接受其股权,在这种情形下,不需要进行清算,由退出方和新股东双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即可。二是全体股东退股,意味着公司解散。公司解散,需要成立清算组队公司进行清算,具体流程如下:1)依法成立清算组、2)清算组接管公司、3)清理公司资产、4)核定公司债务、5)通知或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进行债权登记、6)处理与清算与公司未了结的业务,收取公司债权、7)参与公司的诉讼活动、8)处理公司财产、9)清偿债务、10)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清单、11)制定清算方案、12)确认并实施清算方案、13)提交清算报告、14)办理注销登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 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七、股东如何退出登记?

两种方式退出,第一是转让股权,第二是减资。都通过股东会决议,然后工商办理退出登记。

八、股东退出怎么分钱?

股东退出公司,可以对外转让股份,由他人收购其股份,也可由公司其他股东收购其股份,但不能直接要求公司退钱。

九、辞职股东如何退出?

可以去股权交易中心办理退出手续

十、股东退出机制方案?

股东的退出方式有:

1、股权转让

应该说是最便捷的退出方式,如果受让方是公司股东,那么可以直接转让。如果是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方,则需要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公司股东还拥有优先购买权。因为公司法规定,公司其他股东如果不同意转让给别人,就需要自己购买,所以,只要有人肯作为受让方,股权转让在法律上就没有障碍。

2、公司减资

通过公司减资来实现股东退出,其实质是公司回购了退出股东的出资。也就是说,公司以其减少的注册资本购买了股东的出资从而实现了股东的退出。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不需要另行筹集股权的购买款,但是前提是需要公司其他股东的同意以及配合,因为,公司减资至少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股东同意,同时,公司减资的程序比较复杂,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公告与债权人协商债务偿还或担保事宜等等,周期也比较长。所以比较适合于公司其他股东配合而且公司自身没有或没有较多债务的情形。

3、要求公司回购

要求公司以合理价格回购股东所持有的股份需要满足公司法所规定的条件,公司法第7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要求公司回购股权是需要满足的条件十分严格,而且,即便满足上述条件,如果与公司在收购价格上谈不拢,还要向法院起诉,因而不到不得已,一般不要以此种方式退出。

4、解散公司

公司解散的情形分几种,依据公司法,有章程规定的经营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被责令关闭而解散。因而,一般通过解散而退出应该采用股东会决议的方式来解散公司,也就是需要公司法规定的足够表决权的股东支持解散公司的提议,公司一经解散,那么公司所有股东也就全部退出了。是最为干净利索的一种退出方式,当然,程序比较复杂,需要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5、破产清算退出

破产法第2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依据破产法第7条的规定,可提出破产申请的主体有:债权人、债务人、依法负有清算责任人。因此,只要公司符合破产的条件,即使有的股东联系不上,或股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有权提出破产申请的主体均可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启动破产程序。

破产程序要得以顺利进行,妥善解决职工安置问题确保稳定是关键,政府最担心的是破产企业的职工能否顺利安置,特别是不能影响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