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倍)是什么?
一、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倍)是什么?
EBITDA 利息保障倍数(倍)= EBITDA / (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国内银行中,工行、农发行等多家银行所通行的EBITDA(息税折摊前收益)的指标含义是:指净利润和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之和。是银行对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的一个基本指标。补充一下:国内多家银行所使用的EBITDA具体计算方法,看了可能更容易明白! 【EBITDA的计算公式】 EBITDA=净利润+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1、净利润、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不用说了吧!财务报表上面有。
2、如果现金流量表中没有填列或体现: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我们可以通过一下方法计算: (1)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初余额-无形资产期末余额+本期新增加无形资产的原值-本期卖出无形资产的净值。 (2)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余额+本期新增加的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的初始金额-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 (3)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财务费用;或用现金流量表中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减去其中支付的股利或利润部分后的净额来代替。
二、EBITDA利息倍数计算公式?
EBITDA利息倍数是一种财务比率,常用于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计算公式为:
EBITDA利息倍数 = EBITDA / 利息支出
其中,EBITDA代表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包括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折旧及摊销等费用。利息支出则包括企业的利息费用和贷款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EBITDA利息倍数只是一种参考指标,不能作为企业健康状况的唯一评估标准。此外,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之间EBITDA利息倍数的差异也非常大,建议在评估企业财务状况时,要做出综合分析。
三、什么是债务杠杆倍数?
权益资本除以总资产就是杠杆倍数。
杠杆率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与权益资本的比率,杠杆率是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杠杆率的倒数是杠杆倍数,杠杆倍数越高,越容易受到收益率和贷款利率的影响。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当企业盈利时,增加杠杆能扩大盈利,但是加的过多,风险就会上升。因此高杠杆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
四、企业价值/EBITDA(企业倍数)是什么意思啊?
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公司估值指标,反映了投资资本的市场价值和未来1年企业收益间的比例关系。企业价值(EV)的计算公式为:企业价值=市值+(总负债-总现金)=公司市值+净负债扣除利息、税款、折旧及摊销前的收益(EBITDA)用以计算公司经营业绩。其计算公式为EBITDA=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企业价值倍数=企业价值/企业摊销前的收益
五、债务倍数是什么意思?
是指公司建立资产的资金来源中股本与债务的比例,计算方法为将公司的长期债务除以股东权益。
部分投资者在计算时只采用需要支付利息的长期债务,而不采用总负债。
它可用来显示在与股东权益相比时,一家公司的借贷是否过高。
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财务状况越好,债权人的权益有保障,该比率一般应小于1.0。
六、揭秘金融机构利息保障倍数:全面解析利息保障倍数及其作用
什么是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金融机构在贷款、发放债券或其他借贷活动中用来衡量其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它通过比较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与其应付利息的比值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息税前利润指企业税前利润加息和所得税。
利息保障倍数的作用
利息保障倍数可以帮助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评估企业偿债能力和风险水平。较高的利息保障倍数通常代表企业有更强的偿债能力,较低的倍数则暗示着偿付利息的风险可能较大。
影响利息保障倍数的因素
- 企业的经营状况,包括盈利能力和盈利稳定性。
- 企业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
-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利率、通货膨胀率等。
利息保障倍数与风险
利息保障倍数是评估企业债务偿还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利息保障倍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债务风险,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通过深入了解利息保障倍数,投资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债务偿付能力,降低投资风险。同时,金融机构也可以更好地把握借贷项目的风险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感谢您阅读本文,相信通过深入了解利息保障倍数,能帮助您更好地评估投资风险,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七、利息保障倍数与利息覆盖倍数关系?
利息保障倍数和已获利息倍数的区别如下: 1、包括范围不同 利息保障倍数包括20款,即电力建设基金收入、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收入、养路费收入、车辆购置附加费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收入、公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收入、邮电附加费基金收入、港口建设费收入、 市话初装基金收入、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收入、下放港口以港养港收入、烟草商业专营利润收入、碘盐基金收入、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贴费收入、邮政补贴专项资金收入、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铁路建设附加费收入和适航基金收入。 而已获利息倍数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2、税率不同 利息保障倍数的税率是17%,可以抵扣开具了增值票购进货物的税额;增值税的税率是4%(商业)或6%(工业)。但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金,也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同时已获利息倍数购进小规模的货物不能抵扣进项税金。 3、税率计算方法不同 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而已获利息倍数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4、票据方面的区别 利息保障倍数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票,而已获利息倍数只能开增值说普通发票。专票,也就是一般纳税人,可以为公司抵扣一部分税率。而小额纳税人不能进项抵扣。 来源:-利息保障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
八、利息保障倍数是什么?
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 coverage 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
九、利息保障倍数怎么算?
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为: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利润总额+财务费用=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因为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将利息费用直接计入了财务费用,并不单独记录,所以作为外部使用者通常得不到准确的利息费用数据,分析人员通常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进行计算,所以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关于该指标的计算,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损益表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分析,作为利息支付保障的“分子”,只应该包括经常收益。(2)特别项目(如:火灾损失等)、停止经营、会计方针变更的累计影响。(3)利息费用不仅包括作为当期费用反映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十、利息保障倍数公式详细?
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
公式中:
分子: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
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分母:“利息费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将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并不单独记录,所以作为外部使用者通常得不到准确的利息费用的数据,分析人员通常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进行计算,所以存在误差。
扩展资料: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