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买保险前如何查询自己的病史?

交通事故 2025-02-02 13:39

一、买保险前如何查询自己的病史?

1.

查社保或新农合就诊记录 虽然原则上社保记录只有本人才可以查询,但必要情况下保险公司是有资格进行特殊调取的。 

2.

医院就诊记录、体检机构体检记录 医院就诊记录这个不难理解,可能会有朋友想问,在体检机构做的体检,

3.

同业公司理赔记录 一般在给你理赔之前,保险公司都会去查一下你之前在其他保险公司有没有理赔过、理赔的理由是什么。 

二、投保前保险公司为何不查病史?

众所周知,医疗险、重疾险等健康险,投保需要健康告知保险公司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告知时病史有误或疏漏,会严重影响到理赔。

那么投保时不查病史,理赔时又查得那么严,保险公司是故意的吗?

01

为什么投保时,保险公司不查病历?

因为这是由现在保险产品的商业模式决定的。

每家保险公司有专门的精算师,他们会根据各种概率数据计算风险,确定保险价格和相关限制。也就是说,一份保险设计出来,已经定好了哪些人能买,哪些人不能买,剩下的就是通过健康告知来进行匹配。

如果都符合健康告知,就符合保险产品的准入门槛,保险公司就能做到风险可控。

可有一个问题:健康告知的告知真假和是否遗漏,保险公司不会进行调查。

保险公司这样做,主要有以下4点原因:

1、目前国内医疗记录调查难

大家都知道全国的医疗系统还没有做到完全联网,所以一般调查是要跑到当地医院、社保局等部门调查的。

根据第三方保险公估调查公司的信息,一般来说,调查一个重大疾病异常情况理赔,调查是时间至少要一周到一个月时间,而费用的成本是3000元至少。

由于没有线上医疗大数据,线下的成本又太高,如果这样做可能还会严重影响保险的销售。

2、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

理赔时保险公司可以调查我们的情况,是因为之前签订时保险合同时,里面的条款就规定了,投保后保险公司代表消费者授权保险公司调查。

所以,投保前调查属于违法,而理赔调查已经合同授权,这就不属于违法。

3、调查成本影响销售

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过高的调查成本必定会转移到保费之上,不利于消费者购买保险。省去这笔费用,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保险。这样做既有利于保险公司也有利于投保人。

目前来说,保险的投保调查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在只能线下调查,且成本高上。如果未来,全国医疗大数据信息联网同步,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在保险投保上,健康告知不用怕被保险员忽悠(个人健康要求不符合,结果被误导买了保险)。

而且,各地医院转院治疗,也能让医生第一时候,了解到病人的信息和病史,尽快出具方案救助一个个生命。

三、病史近义词?

病史的近义词是病历,记录的以前的病例。

四、现病史 区别

现病史和区别的重要性

现病史是指病人目前的病情描述,是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时非常重要的依据。了解病人的现病史能够帮助医生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病因,从而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一个详细、准确的现病史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包括病人的主诉、症状的发生时间、症状的性质、症状的程度、症状的变化情况等。临床医生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病因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现病史的内容

病人的现病史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 主诉:病人最突出或最关心的症状。
  • 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前是否有诱因、发病时的环境、具体的症状表现等。
  • 症状描述:详细描述病人的症状,如疼痛的部位、性质、放射范围、时间及诱因等。
  • 病情变化:包括症状的进展或缓解情况、用药后的反应等。
  • 影响生活:症状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
  • 伴随症状:除主要症状外的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恶心等。
  • 过去史:包括以往的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 家族史:有无类似疾病的家族史。
  • 个人史: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
  • 体格检查结果: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测量结果。
  • 相关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心电图、超声检查等的结果。

现病史与疾病区别

现病史的收集是临床医生确定疾病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可以将其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区分。

例如,对于胸痛病人,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可以了解到疼痛的性质、放射范围、持续时间、诱因等。如果病人描述的是剧烈闷痛,放射至左臂,并伴有气促和冷汗,那么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但如果病人描述的是刺痛,局限于某一个部位,并在活动时加重,那么可能是肌肉骨骼疾病引起的胸痛。

因此,通过详细的现病史询问,可以帮助医生快速排除一些严重疾病,同时也为下一步的相关检查提供一定的指导。

总结

在临床实践中,准确收集病人的现病史对于合理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现病史应包括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描述、病情变化、影响生活、伴随症状等内容。通过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医生可以判断病因的可能性,并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区分。因此,临床医生务必重视现病史的收集和分析,以提供更准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五、既往病史是什么?既往病史是什么?

1既往病史是指一个人以前的病史,特别是涉及心、肺、肝、脾、肾一些重大脏器以及癫痫史、精神病史。

                             2如果做过重大手术,应注明何时、何处做过何种手术,状况如何;有残疾状况则要填写具体的残疾情况和自己的残疾证号。

六、交通事故,对方全责,被撞人有精神病史,如何起诉?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被撞人有精神病史,可由家人代理起诉对方。

七、既往病史怎么写

如何正确书写既往病史

如何正确书写既往病史

既往病史是病人就诊时医生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之一,它记录了病人在过去就医过程中的诊断、治疗和用药情况,对于医生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非常有帮助。因此,正确书写既往病史是非常重要的。

1. 既往病史的基本要素

在书写既往病史时,有一些基本要素是必须包含的:

  • 疾病名称:准确记录患者曾患过的疾病名称,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 诊断日期:记录疾病被确诊的日期。
  • 治疗情况:说明疾病治疗的过程、方法和效果。
  • 用药情况:记录疾病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和疗程。

以上是书写既往病史时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其他信息,如疾病的严重程度、手术历史等。

2. 既往病史的书写格式

为了使既往病史条理清晰、易于阅读,一般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书写。以下是一个示例:

疾病名称 诊断日期 治疗情况 用药情况
高血压 2010年 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病情稳定 阿司匹林 100mg/d
糖尿病 2012年 控制饮食,定期检查血糖 二甲双胍 500mg/d
冠心病 2015年 冠脉血运重建术后,症状缓解 硝酸甘油 0.5mg/d

3. 注意事项

在书写既往病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描述准确: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疾病名称、诊断日期、治疗情况和用药情况,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描述。
  • 时间顺序: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来书写既往病史,先写最早发生的疾病,再写后来的。
  • 避免遗漏:尽可能回忆和确认过去所患疾病及相关治疗和用药情况,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 准确性:检查所采集的历史数据是否正确,特别是在转诊时,应与原医生核对既往病史的准确性。

4. 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除了正确书写既往病史外,还有一些额外的事项需要注意:

  • 如果有疾病治愈或已经多年未复发,可以在既往病史中注明,这样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 对于有多个疾病史的患者,可以按时间顺序书写,或者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影响进行排序。
  • 既往病史应与当次主要疾病相互印证,以免信息混乱或造成误诊。

总之,正确书写既往病史对于医生诊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准确描述疾病名称、诊断日期、治疗情况和用药情况,按时间顺序进行书写,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并注意与当前病情相互印证,这些都是正确书写既往病史的基本要求。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八、既往病史怎么填

既往病史怎么填 - 如何正确记录既往病史

既往病史怎么填 - 如何正确记录既往病史

既往病史是指一个人过去发生过的疾病、手术或其他医疗事件的记录。对于每个个体而言,正确填写既往病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对于医生来说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参考。

在填写既往病史时,需要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以确保医生能够获取到所需的病情背景。下面是一些填写既往病史的建议:

1. 提供完整的病史记录

当填写既往病史时,首先要提供完整的病史记录。这包括过去曾患的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其他相关的医疗事件。准确的记录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2. 使用明确的医学术语

在填写既往病史时,尽量使用明确的医学术语。避免使用一些模糊的描述,这可能导致医生对病情的理解出现偏差。如果不确定某个术语的具体含义,可以在既往病史表格上注明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3. 区分过去与现在的疾病

在填写既往病史时,要清楚地区分过去和现在的疾病。提供之前曾经患过的疾病信息,以及是否已经完全康复或仍在治疗中,这对于医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如有必要,还应注明当前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

4. 列出所有药物过敏史

填写既往病史时,要列出所有的药物过敏史。这包括对哪些药物过敏以及具体的过敏反应。对于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疾病,医生需要了解患者过敏史,以避免因过敏反应而引发不良事件。

5. 补充必要的医学报告

填写既往病史时,尽可能提供相关的医学报告。这些报告包括病历、检查报告、手术记录等。通过提供这些报告,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病情,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6. 更新既往病史

既往病史并非一次性填写完毕,而是需要随时更新的。当患者出现新的疾病或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既往病史以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定期更新既往病史对于医生来说是获取最新病情的重要途径。

7. 保护个人隐私

填写既往病史时,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畅谈既往病史,并妥善保管个人的病历和其他相关医疗文件。在填写既往病史表格时,可以咨询医生关于保护个人隐私的建议。

总结来说,正确填写既往病史对于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至关重要。提供完整、准确的病史记录,并使用明确的医学术语,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从而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此外,不要忘记随时更新既往病史以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并保护个人隐私。

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帮助到需要填写既往病史的人们。

九、麻疹病史和咯血区别

麻疹病史和咯血区别

麻疹和咯血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的病史和症状有很大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麻疹病史和咯血的区别,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区分这两种疾病。

麻疹病史

麻疹,又称风疹或风疹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并且非常易感染。麻疹最常见于儿童,但成年人也可能感染。麻疹病史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 发热:麻疹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C以上。
  • 皮疹:麻疹的典型皮疹是红色斑丘疹,从头部开始,然后逐渐蔓延至全身。
  • 咳嗽和流鼻涕:麻疹患者还常常伴有咳嗽和流鼻涕的症状。
  • 眼结膜充血:麻疹会导致眼睛红肿,并且有时会出现光过敏。
  • 一般不伴有咯血症状。

麻疹的病史通常是在病人体温升高、发病初期出现皮疹时诊断出来的。一般来说,麻疹的病程会持续7到10天,皮疹逐渐消退,病人康复。但在某些情况下,麻疹可能引发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脑炎等,需要及时治疗。

咯血

咯血是指病人咳嗽时口中咳出的带有血液的痰液。咯血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包括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等。以下是咯血的特点:

  • 呈鲜红色或暗红色。
  • 咳嗽后咳出的痰中会带有血丝或血块。
  • 常常伴有胸痛和呼吸困难。
  • 咯血量的多少和持续时间会有所不同。
  • 并非所有咯血都需要住院治疗,但一些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紧急处理。

咯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症状,可能与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潜在疾病有关。常见的咯血导致疾病包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对于咯血病史,医生需要进一步进行诊断和治疗以确定咯血的原因和病因。

麻疹病史和咯血的区别

结合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麻疹病史和咯血之间的区别:

  • 病史:麻疹常常表现为发热、皮疹和流鼻涕等症状,而咯血主要表现为咳嗽后咳出带有血液的痰液。
  • 病程:麻疹通常持续7到10天左右,并可引发相关的并发症,而咯血的持续时间和病程因疾病而异。
  • 病因: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而咯血可以是多种疾病的症状。

因此,在临床上,医生可以通过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详细的身体检查来鉴别麻疹和咯血。如果患者同时出现两种症状,建议尽早就医以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结论

麻疹病史和咯血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在病史、症状和病因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两种疾病,并且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如果你或你的亲人或朋友出现类似的症状,请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帮助和建议。

十、病史和AE的区别

病史和AE的区别

在医学领域,病史和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简称AE)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都与患者的健康状况有关,但在定义、记录和处理上存在一些区别。

病史

病史是指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和相关事件的记录。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主诉:患者列举自己所感受到的症状和不适。
  2. 现病史:详细描述患者当前的病情,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
  3. 既往史:记录患者过去发生过的疾病、手术、药物使用和其他治疗方案。
  4. 家族史:患者直系亲属是否有相同或相关疾病。
  5. 个人史:记录与患者疾病相关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饮食习惯等。

总之,病史是一种对患者健康问题进行全面了解的工具,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疾病风险、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

不良事件(AE)

不良事件是指与使用药物、接受治疗或进行其他医疗干预相关的不良反应、并发症或其他不良结果。它们可能与药物的剂量、频率、途径,患者的个体差异、其他疾病或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等因素有关。

不良事件是临床试验、治疗疫苗等医学研究中必须密切监测和报告的重要内容。有时,不良事件可能有严重的后果,需要医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区别与联系:

虽然病史和不良事件都涉及患者的健康状况,但它们在定义和用途上存在显著差异。

病史旨在全面记录患者的疾病发展和相关事件,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起因、发展和治疗进展。通过分析病史,医生可以制定更准确的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患者的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和个人史等内容。

不良事件主要与医疗干预相关,特别是药物使用、治疗疫苗等。它们是一种不良的结果,可能是药物副作用、过敏反应、并发症等。不良事件需要密切监测和报告,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性和药物疗效的评估。在临床试验和医学研究中,不良事件的记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病史和不良事件都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信息来源。病史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而不良事件则关注医疗干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无论是病史还是不良事件,都需要准确、完整和及时的记录。这些信息对于医生的决策和患者的治疗都至关重要。在医学实践中,医生应该仔细收集病史,并积极监测和报告不良事件,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