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醉驾撞人重伤拿到谅解书会怎么判?

交通事故 2025-02-02 00:43

一、醉驾撞人重伤拿到谅解书会怎么判?

醉驾撞的人以后拿到谅解书,也是不会被判拘役三年或者到7年以下的,因为他是被公诉了,不是说单纯的被对方谅解这么简单呢。

二、轻伤二级不谅解能否判实刑?

你的案件检察院已经提请法院进行审判,法院开始进行调查评估。我想可以判缓刑的。实际上,像你这种伤害罪已经获得对方谅解,后果不是很严重,最好不要判缓刑。怕判缓刑的话,估计在一到三年之间。如果你判实刑的话,估计就是管制。也就是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如果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对你采取的强制措施,那么从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算起,就可以算服刑。所以你应该要求法院判决实刑。 如果你判缓刑,你服刑期限更长,你要接受司法局的监管,每周都要汇报,每月都要参加社区服务,是很麻烦的。

三、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受害方不写谅解书,肇事司机会判实刑吗?

受害方是否出具谅解书和肇事方是否实刑并无必然联系,谅解书只是可以从轻的考量选项之一,并不是必须从轻的考量选项。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

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占少数)。

发生重大事故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占少数)。

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四、交通事故赔偿后还能判实刑吗?

赔偿并不能免除事故人的刑事责任。还是可以判刑的。

五、交通事故造成4人死亡,付主要责任,取得谅解书还会实判吗?

交通事故造成4人死亡,负主要责任,不构成犯罪,不能判刑。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六、交通事故对方死亡,我主责,已经赔偿,对方就是不写谅解书怎么办,会判实刑吗?

交通事故肇事者的法律责任属于过失犯罪。不具备主观故意,并不是刑事犯罪。 在刑法量刑上,当前的法律量刑是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处有期徒刑1-3年,如果一逃逸情节的,可能处3-7年有期徒刑。积极救治伤者,积极赔偿受害者的,可以减刑和缓刑。 交通肇事之中唯一判处死刑的情形是危险驾驶罪,危害公共安全和明显的主观故意的情节。

七、实刑是什么意思,判实刑可以缓刑吗?

实刑就是收监,在看守所或者监狱服刑。 缓刑,全称刑法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八、污点证人能判实刑吗?

先在我们大陆没有污点证人的说法,这个说法只出现在香港或者欧洲那些英美法系。但是同案犯出庭作证是可以的。如果他出庭作证,有利于法官对他从轻处罚。

比如一名被告人还涉及另外一起团伙案件,被另案处理,但是他作为证人出席了那名被告人的庭审,如如实作出了他的陈述。那在他以后量刑的时候,法庭就会酌情考虑对他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点会在以后的起诉书中量刑建议里面有所体现。

九、不判实刑有案底吗?

不判实行就是判处缓刑,会留有案底的!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在审判过程中,有期徒刑可以判处缓刑,判处缓刑的人员也是刑事审判的!是刑事犯罪的,在个人的相关记录中会有记录的!所以公民要遵纪守法,确保自己身份清白。

十、没有谅解书一定实刑吗?

一定。非法拘禁,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取得受害人谅解,有被判缓刑的可能。所以,没有谅解书,一定判处实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