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二审终审区别?
一、一审二审终审区别?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一审是法院对民事诉讼案件最初一级的审理。
二审是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二次审理,再审是对发生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进行纠正的审理。
终审是指法院对诉讼案件作出的审终审判结果。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一百七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一审和二审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法院第一审程序是对相关管辖权的审查以及对事实的真实情况及对应的证据材料的审查,而二审程序则是对法院审判的监督,对于一审判决的合法性、合宪性的审查,对法院的判决进行监督。
(二)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
第一审程序是由于原告为了行使自己的起诉权,避免错过诉讼时效而发生的,而第二审程序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对于法院的判决存在异议发生的。
(三)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诉讼主体不同
一审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资格限制,提起诉讼并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原告,即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是国家行政机关;而二审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不固定,没有资格限制,原审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当上诉人、也可以充当被上诉人。
(四)判决效力的不同
对一审的判决或裁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上诉;二审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直接生效。
(五)使用的程序不同
一审可以适用简易程序,有一名法官独任审判;二审必须由三名法官组成合议庭。人民陪审员可以作为合议庭成员;二审只能由法官组成合议庭。
二、一审、二审、再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审、二审、再审之间的联系:
1、经过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如果当事人不服提起上诉的,上诉审法院即适用第二审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首先运用第二审程序的有关规定;第二审程序没有规定的,要适用普通程序的有关规定。 诉讼案件当事人经过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可以上诉至上一级法院,由上一级法院作出二审判决(终审判决)。
再审是指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的审理。是针对案件确有错误,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对于生效案件的补救措施。
一审、二审、再审之间的区别:
1、审判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一审诉讼程序的发生,基于当事人的起诉权和法院的管辖权;而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的上诉权和二审法院的审判监督权。
2、审级不同。第一审诉讼程序是案件在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适用的程序;而第二审程序是案件在二审法院审理的程序,它是一审案件受诉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适用的程序。
3、审判组织不同。一审法院适用第一审诉讼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组织形式有两种,即合议制和独任制。
4、审理的对象不同。第一审诉讼程序是以原告的起诉状和被告的答辩状为基点展开的,审理的对象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争议,而第二审程序是以一审裁判为基点,对当事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审查,审理对象是一审法院的裁判。
5、审理的方式不同。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民事诉讼案件,法院只能采取开庭审理的方式;而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理民事上诉案件,法院可以根据案件事实是否已经清楚等实际情况,选择采取开庭审理或者径行判决的方式。
6、裁判的效力不同。适用第一审诉讼程序审结后的判决,在上诉期间,是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结后的裁判,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
三、民事一审二审再审的区别?
民事一审对所有事实程序均进行审查,做出裁判结果。二审是对当事人不服的诉讼请求进行审查,只审查争议部分。
四、一审二审诉讼文件的区别?
一审诉讼文件如判决书送达后,当事人提出上诉,判决书不生效,当事人不上诉过了15天才生效,二审判决书送达后立即生效,产生法律效力,这就是区别。这是由我国的审判制度决定的,两审终审制,第一审审完不服可上诉,二审判决送达后立即生效,当事人不能上诉,不服只能申诉。
五、二审刑事辩护词和一审的区别?
二者在辩护的重心和内容上有所不同。
一审辩护词主要是针对检察机关的起诉内容,为被告人做罪轻辩护,其重心和主要内容是全面围绕案件的事实和证据,就起诉书所指控的罪名、事实和量刑等提出意见和观点。
二审辩护词主要是针对一审的判决,认为一审判决存在错误,其目的在于纠正一审判决的错误。故二审辩护词的中心和主要内容是围绕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证据等,指出一审判决存在的错误之处,然后加以全面阐明。
六、二审改判和撤销一审判决的区别?
答:二审改判是在一审判决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一审判决结果,以二审判决结果为准,这是法律给二审的权利。
二审撤销一审判决发回一审从新审理,判决不生效,一审从新审理后,上诉到二审下达新的判决方可生效,因此,二审改判与撒销,运用程序有区别,内容有区别,审理的形式有区别。
七、造价二审和一审有什么区别?
造价二审,是在一审的基础上进行二审,二审的结果比一审更准确,更接近实际造价金额。
八、淘宝店铺一审和二审有哪些区别?
一审店铺就是开店只认证过了一次身份认证的,而二审淘宝店铺是经过了二次实名认证的(包括人脸认证),所以二审店市面也比较贵,因为成本也高,毕竟是比一审店多认证了一次的,但这样的店安全性会高很多,不容易出现复核。
此外,淘宝店铺买卖市场鱼龙混杂,由于很多新手不懂如何识别,一审与二审店铺的区别,无法识别,让很多市场上的骗子给欺骗,以一审新店当二审新店就买了。在此,提醒到正规的网购平台进行交易。
而且二审店铺出复核时,淘宝站内短信里会有一条复核站内信的,一审店是没有的,一审店刚开的店是没有淘宝要求你复核的提示的,只有二审店才有。有了这个提示短信,你才能提交二审审核。
九、劳动纠纷一审与二审的区别?
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是这样的:首先,劳动仲裁是法院的前置程序,凡劳动争议必须要先仲裁才可以去法院,其次,劳动争议案件是一裁二审制,即对仲裁调解书不服,双方当事人均可去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对基层人民法院判决书不服,均可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到此终审。
第三,严格来说,应该是一调一裁二审,前面有一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调解委员会或者乡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先调解,再仲裁。
十、专利申请一审二审的区别?
一审与二审同属于诉讼程序中审判程序,两者的不同在于以下六点:
一是适用的法院与审级不同。
第二审程序是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时所适用的程序,是终审程序;第一审程序则是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时适用的程序,是初审程序。
二是程序发生的原因与启动程序的主体不同。
第二审程序是因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已经作出但尚未发生效力的裁判而发生的,其启动与审理的原因是当事人行使上诉权、第二审人民法院行使审判监督权;第一审程序是当事人因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或者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发生的,其启动与审理的原因是当事人行使诉权、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
同时,请求启动第二审程序的主体,既可能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也可能是第一审程序中的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判决承担实体义务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请求启动第一审程序的主体只可能是纠纷当事人中的一方。
三是程序的目的与任务不同。
第二审程序的目的与任务,是检查、监督下一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是纠正第一审裁判的错误,确保法律的统一实施,最终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第一审程序的目的与任务,是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
四是审理的对象与内部结构不同。
第二审程序的审理对象原则上限定在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之内,即原则上只审理与当事人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与适用法律。第一审程序的审理对象为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所适用的法律。同时,第二审程序不存在种类上的区分,第一审程序有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之分。
五是审理的方式与审结期限不同。
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迳行裁判为例外;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一律必须开庭审理,不能书面审理或者迳行裁判。在审限方面,人民法院依第二审程序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不得延长。人民法院依普通程序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依简易程序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应当在3个月内审结,不得延长。
六是裁判生效的时间与条件不同。
人民法院适用第二审程序作出的裁判,是终审的裁判,一经宣告和送达,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再通过上诉的方式声明不服。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程序作出的裁判,除依法不得上诉的以外,在法定的上诉期间内暂不生效,上诉期间届满各方当事人都未上诉的,裁判才开始生效;在上诉期间内只要有当事人上诉的,第一审裁判就不发生法律效力。
上一篇:沪C牌照中环路可以走吗?
下一篇:道路勘察设计现状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