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没有现场证据可以起诉对方吗?
一、交通事故没有现场证据可以起诉对方吗?
可以起诉,但未必能胜诉,胜诉需要证据。没现场,有其他证据也行,对方若能承认,你可连证据都不需要准备了。
1、第一步:明确要“告谁”
打官司中,“告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告的对象不对,不仅浪费了时间、人力、财力,还达不到要求赔偿的目的。在“告谁”的问题上,首先要看发生事故时对方所驾车辆行驶证上的车主是谁,如果是肇事司机本人,那就直接起诉他。如果车辆另有其主,可以将肇事司机与车主作为共同被告一起起诉。如果车主是单位,可以将单位一并作为被告告上法庭。
2、第二步:拿到证据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认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定机关,虽然其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应经当事人予以质证,不能当然成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它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纠纷的重要证据,在诉讼中,对于证明双方当事人各自应负的责任程度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案件起诉至法院后,法院固然应当根据法庭调查的事实对事故责任进行确认,调查范围不受公安机关责任认定书的限制,但在通常情况下,当事人没有确凿证据推翻责任认定书的内容时,法院都会采信公安机关对责任的认定,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有关当事人的赔偿责任。因此,当事人在拿到交通队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时,一定要仔细看清责任认定内容。如果不服,要及时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3、第三步:合理要赔偿
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中,涉及的赔偿问题一般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人身伤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修车费;车上货物损失等。修车费:根据修车发票上的合理数额认定,如果车辆已经报废应折价赔偿;事故中车上物品的损坏赔偿,应当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主要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等。其中,误工费包括两部分,一是当事人在看病、住院期间不能上班造成的误工费,二是因处理交通事故善后事宜的误工费。
一般报警处理的交通事故,交通管理部门的职员都会在限定的期限内出具责任认定书,该文书是能够证明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证明,从责任认定书之中,也可以明确判断各方的责任,故此若是在起诉时,能够提交责任认定书,那么诉讼请求被受理的概率可能会大一些
二、交通事故起诉需提供住院病案作为证据吗?
交通事故起诉肯定需要医院提供的伤情实况,包括所必需的影像证件。否则无法证明伤害的程度。
三、起诉证据材料如何装订?
起诉书附带的证据材料至少三份复印件一份原件,原件不用装订,因为质证要一一举证使用。复印件最好是活页用夹子夹住,每份证据编上号吗,用彩条纸区别,以便质证使用。
证据材料必须编写证据目录和证据说明,作为起诉证据材料的首部,按顺序排列装订或夹起来即可。
四、起诉证据材料清单范本?
证据目录
编号_证据名称_证据来源_证据内容_证明目的
1……
2……
3……
4……
制作表格。将证据按照1.2.3.4.……的顺序分别写出,每一份证据分别写入对应的证据名称,证据的来源,证据的内容,证明的目的的空格内。如此制作的证据清单醒目,直接,一目了然,一看便知,好的证据材料清单。
五、没有证据能起诉吗?
在民事诉讼中,一般的案件只要符合立案的基本条件就可以立案,至于有没有证据,证据的证明力等问题是立案后业务庭的法官进行审查,从而判决是否支持你的诉讼请求。《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第二有明确的被告;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
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因此,按民事诉讼法规定,并没有要求当事人在立案环节必须提供证据。当然,在审理环节当事人如果不提供证据则很可能导致败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六、起诉老师要什么证据?
首先,诉讼需要的证据应当合法、真实,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与你的诉求有关联性。
其次,如果涉及刑事案件应当报警,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可以提供已知的线索。
如果起诉老师涉及民事诉讼,证据要能证明你所主张的事实,如果是侵权行为就要举证证明侵权事实存在,且与老师有关系。如果是合同纠纷,就要举证证明老师违反合同约定。
七、起诉证据标题怎么写?
起诉证据名称书写如下: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写明证据名称、页数、份数、原件或者复印件以及收到时间等,并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八、买卖合同能否作为证据起诉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买卖合同是经济交易中最常见的一种合同形式。从购买商品到购买房地产,几乎所有的交易都离不开买卖合同的签订。但是,当交易出现纠纷时,买卖合同能否作为证据起诉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根据中国法律,买卖合同是一种合法有效的合同形式,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买卖合同是指卖方将所有权交付给买方,买方支付货款的法律行为。合同双方按照自愿、平等、等价原则达成协议,并具备合同成立的法定条件和形式,合同即为有效。
从法律角度来看,买卖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它可以作为证据起诉。当买卖合同中存在纠纷,一方希望通过起诉来维护自身权益时,可以将买卖合同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在争议解决的过程中,法院会对买卖合同的内容和履行情况进行审查,作为判决或裁决的依据。
买卖合同作为证据起诉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虽然买卖合同可以作为证据起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和注意事项:
- 合同的合法性:买卖合同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合同双方的行为应当合法、合规。如果合同存在违法、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或者一方是通过诈骗、胁迫等手段达成合同的,这样的合同在法律上是无效的,不能作为证据起诉。
- 合同的真实性:买卖合同必须反映真实的意思表示。合同双方的真实意图应当得到充分的体现,不能包含虚假、欺诈的内容。如果合同中存在虚假的陈述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行为,该合同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不能作为证据起诉。
- 合同的完整性:买卖合同应当完整、清晰地表达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中的条款应当明确、具体,不能存在模糊、不明确的情况。如果合同中存在过于笼统、模糊的条款,可能会导致争议产生,影响合同的效力。
- 合同的履行情况:买卖合同的履行情况是判断合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如果合同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各自的义务,那么合同是有效的,可以作为证据起诉。但如果合同的履行存在问题,一方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可能会影响合同的效力。
买卖合同作为证据起诉的效力和适用范围
当买卖合同作为证据起诉,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
首先,买卖合同可以证明双方之间存在经济交易的事实。无论是商品买卖、房地产交易还是其他经济交易,买卖合同都可以作为证据,证明交易的存在和内容。
其次,买卖合同可以证明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买卖合同中会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商品的质量、价格、交付方式等。这些约定可以作为证据用于维护自身权益。
此外,买卖合同还可以证明双方的交易意图和协商结果。买卖合同是合同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反映了双方的意思表示和协商结果。这对于解决争议、保护当事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买卖合同作为证据起诉的效力是有限的。它能证明合同事实和合同约定,却不能解释合同背后的真实意图。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当事人可能需要提供其他证据来证明双方的真实意图。
其他证据的补充和支持作用
除了买卖合同,当事人还可以提供其他证据来补充和支持买卖合同的效力。
比如,可以提供相关的支付凭证来证明货款的支付情况;可以提供商品验收记录或者质量检测报告来证明商品的质量状况;可以提供相关的通信记录或者书面证明来证明双方之间的交流和协商过程。
此外,当买卖合同涉及到第三方的权益时,还可以提供第三方证人的证言或者专家鉴定意见来支持当事人的主张。
综上所述,买卖合同可以作为证据起诉,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当事人在起诉过程中应当注意买卖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履行情况,同时可以提供其他证据来补充和支持买卖合同的效力。通过合理有效地运用买卖合同作为证据,当事人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获取合法权益的保护。
九、起诉公司需要什么证据?
1 ,起诉状,弄清楚对方的基本登记信息(对方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电话等),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写;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复印副本;
2,准备证据,你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你有利证据及复印件、及其他可能对你有帮助的证据及证人名单等
3,带上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
十、法院起诉的证据怎么打印?
可以在庭审前到法院看卷,然后复印证据。
上一篇:劳务分包中人员发生伤亡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