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私下协商怎么判定车主敲诈?
一、交通事故私下协商怎么判定车主敲诈?
要求的赔偿过高,与损失明显不符合,就能判定敲诈了。
二、交通事故私下协商和法律途径哪个有效?
交通事故处理赔偿时,有两种方式,即私下协商和法律途径。从处理的执行效力来看,法律途径更为有效。
一是法律途径是由公安交巡警采集事故现场证据,容易定性,且划分责任更有行政效力,其依据的法律条文、实施条例丶定责细则等都具有法律性,提交法院作为民事诉讼的重要依据。经法院判决后,执行起来更有强制性。
从保险公司赔付角度看,法律途径让它更容易接受
三、发生交通事故,双方私下协商的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如果是理赔方面的,双方自愿签署,并不违反法律的,双方还是要遵照协议内容履行。
如果涉及刑事方面,不是双方可以决定的。可以参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四、送报纸发生交通事故协商赔钱时要不要通知单位?
在送报纸的过程中,如果不慎发生交通事故并需要协商赔偿时,建议及时通知所属单位。在这种情况下,通知单位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单位可以指导其员工在处理交通事故中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权益不受损失。
2. 规范职业行为。通知单位可以让员工在处理交通事故时更加规范、有序,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3. 队伍管理和风险控制。单位可以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降低类似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员工和单位的安全。
当然,是否通知单位通常取决于具体情况和造成的影响程度。例如,交通事故涉及的金额较小,且仅是一次意外事件,可能无需通知单位。但如果事故涉及到较大的经济损失、人身伤害等严重后果,应该及时向单位汇报,寻求帮助和支持。
总之,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其实大多数单位都会建议员工将事情向公司上级或相关责任人汇报,避免多个人同时单独协商或解决问题,造成进一步的纠纷和争议等情况。
五、交通事故保险赔完钱还要不要去拿事故责任认定书?
交通事故保险已经赔偿完钱,当事人不需要再去拿公安机关出具的事故认定书。因为事故认定书一般是保险公司进行保险理赔时的重要证据之一,是分清双方责任以及保险理赔额度,或者是否在交强险限额内进行赔偿的重要依据。如果保险公司已经作出理赔,事故认定书就失去作为证据的作用。
六、交通事故,非机动车负主责要不要赔机动车修车费?机动车还怎么赔偿非机动车?
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一方是主要责任,那么机动车一方就是次要责任了。机动车的维修费,非机动车一方要承担的,如果是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还没有保险,那么非机动车一方要赔偿机动车维修费的70%。
反之机动车一方也要赔偿非机动车的损失,由于机动车是有交强险险的,那么机动车的交强险先行赔偿非机动车的损失,最高可以赔偿2000元,超出2000的部分非机动车一方自己承担70%,机动车一方承担30%。
如果事故中非机动车一方有人员受伤、住院治疗的,机动车的交强险还要赔偿伤者的医药费最高1万元,伤者的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等杂费,最高是11万。
如果超出交强险赔偿的范围了,那么超出部分还是非机动车一方承担70%,机动车一方承担30%。
上一篇:医疗保险可以事后补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