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和通缉区别?
一、自首和通缉区别?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通缉是公安机关对在逃的犯罪分子通令缉捕的紧急侦查措施。通缉的对象包括罪该逮捕尚未拘留、逮捕时逃跑的和被拘留、逮捕后脱逃的两种情况。通缉的形式是向有关地区发布通缉令。由县以上公安机关发布,超出自己管辖地区范围的通缉令,要报请上级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是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将被通缉人捕捉归案的法律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将被通缉人扭送公安政法机关处理。通缉令应写明被通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逃走时的着装打扮、体貌特征和简要案情。有照片的要附照片。
一般通缉者被抓住后会加重处罚。
二、以自首论和视为自首的区别?
以自首论指的是作为自首的情况来讨论的行为,也就是说按照自己投案自首的情况来进行处理或者讨论的行为。
以自首论一般来讲,都具有对应的自首情节。
视为自首指的是被认定为是自首的行为,也就是说经过判别之后被确定为是自首的意思。
视为自首意味着其自首的行为或者情节被认可或者是认定,从而在量刑上可能起到作用。
三、逃犯和自首的区别?
逃犯是指有刑事案件在身 目前还没有被捕被公安通缉的在逃人员,而自首是指犯过错误 可以是大的刑事犯罪或者是小到偷到行为 到公安执法机关,主动承担自己所犯过的罪行,在法律上有主动自首可以酌情量刑,而逃犯一旦被捕 是要从重判刑的。
四、自首和主动投案的区别?
自动投案和自首的区别,刑法规定自动投案是指罪犯出于本意,向公安机关承认犯罪事实,自首是指犯罪案件被发现,尚未查清事实的情况下主动交代犯罪事实,自动投案在前,自首在后,自动投案是指犯罪行为没有被发现,罪犯出于本意供述犯罪行为。
《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这就在法律上尚未从轻规定了一般自首的两个构成要件:
“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而其中“自动投案”是自首成立的首要条件。
综上所述,自动投案和自首的区别,主动投案是指犯罪以后,主动报案,明知他人报案,没有脱离现场,没有拒捕行为,在公安机关调查案件期间,主动交代没有被发现的罪行,认定视为自动投案,罪犯除了应当交代案件真实情况,还应当交代自己姓名,职业,住址的详细情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五、交通事故110和122报警的区别?
发生交通事故110 122的区别
1、受理范围不同
110:一般情况下,110受理的是正在进行或者可能发生的各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举报各种犯罪行为及犯罪嫌疑人,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等。
122:是公安机关为受理群众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主要受理交通事故报警、交通问题举报和投诉、各种紧急的为难求助、以及对交警民警执法工作的投诉。
2、性质不同
110:这是紧急的报警电话。
122:这是社会求助分流的处理电话。
3、要求特点不同
110:110是报警服务台在接到紧急报警的时候,应该先进行处理,对于公安机关的各个单位和出警的民警进行直接指挥,并且也可以调用相关的装备,能够实时监督指导出警的民警。
122:122报警服务台,在接到报警电话的时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组织快速反应,迅速处理各种交通问题,122服务台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救助危急的窗口。
道路交通事故拨打报警电话注意事项
1、拨打122电话或者是当地交通事故的报案电话;
2、电话接通后,将事故现场的情况向对方简要说清楚;
3、点名事故的时间、地点、车型、车牌号、起因,以及事故是否有人员伤亡、是否造成交通堵塞的情况;
4、向对方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住址、性别、以及联系方式;
5、等到对方挂电话后,你才能挂电话。
六、故意杀人后,自首和不自首的区别在于哪里?自首有什么好处?
故意杀人后,自首和不自首的区别在于自首一般可以从轻处罚,这也是自首的好处。 《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故意杀人罪后自首的使用上述规定。 下面针对故意杀人罪,以及故意杀人罪自首,再作如下讲解: 一、故意杀人罪要判几年 1、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等等。 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 ①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②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 ③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 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④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⑤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 ⑥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本罪的情节较轻情况论处。 二、故意杀人后自首的要判几年 犯罪后自首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总则规定的自首制度适用于一切犯罪,旨在通过鼓励犯罪人自动投案,一方面有利于案件的及时侦破与审理,另一方面促使犯罪人悔过自新,不再继续作案。 《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故意杀人罪后自首的使用上述规定。 上文对“故意杀人罪要判几年”、“故意杀人后自首的要判几年”两个问题进行了避繁就简地描述,相信此时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有了初步的认识。
七、逃逸自首和逃逸什么区别?
逃逸自首依然属于逃逸,自首可以从轻处罚。
逃逸后自首还是逃逸,只是可以从轻处罚,大家在遇到相似情况的时候不要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有两种情况:
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
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为此当事人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
八、如何查询交通事故报警记录?
(一)接警出警记录当事人可以查询,同时可以请求警方就涉案事项的记录提供复印件作为当事人诉讼或维权的证据之一。
(二)也可委托律师去派出所查询出警记录证明打印报警回执。
(三)公民个人一般不能获得出警证明,但是可以在起诉后请求法官凭职权调取该证据。
九、比如有人犯罪了,自首和不自首有什么区别?
故意杀人后,自首和不自首的区别在于自首一般可以从轻处罚,这也是自首的好处。 《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故意杀人罪后自首的使用上述规定。下面针对故意杀人罪,以及故意杀人罪自首,再作如下讲解:一、故意杀人罪要判几年1、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等等。 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 ①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②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 ③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 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④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⑤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 ⑥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本罪的情节较轻情况论处。二、故意杀人后自首的要判几年 犯罪后自首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总则规定的自首制度适用于一切犯罪,旨在通过鼓励犯罪人自动投案,一方面有利于案件的及时侦破与审理,另一方面促使犯罪人悔过自新,不再继续作案。 《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故意杀人罪后自首的使用上述规定。 上文对“故意杀人罪要判几年”、“故意杀人后自首的要判几年”两个问题进行了避繁就简地描述,相信此时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有了初步的认识。
十、劝返和自首量刑上的区别?
自首表示你对自己的犯罪表示承认同时最关键的是你自愿愿意承担后果和责任。认罪是表示你只是认同你这件事是你自己干的。并没有表现出自愿承担后果及其责任。自首量刑会做减轻刑法的一种考量。
“劝返”是指国内执法机关利用灵活的途径和办法对外逃者进行说服教育,从而在逃犯所在国行政机关的帮助下,实现对外逃人员的成功召回,主动回国接受处理的一种措施。劝返涉及到多种场合,包含多种方式,越早实现劝返就越节省司法资源,对劝返者也更加有力。在国内法律中未明确劝返这一行为的明确界限,因而尚缺乏实施劝返的法律依据
上一篇:IF报警主机如何撤销布防
下一篇:交警报案多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