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原告必须出庭的情形?

交通事故 2024-09-30 14:07

一、原告必须出庭的情形?

1、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无论是法定代理人还是委托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2、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诉讼,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应当到庭。

二、什么案件原告必须出庭?

原告必须出庭的案件,有几种情况下,原告必须出庭。

离婚案件需要原被告双方都到庭。

被告缺席的案件,法官认为原告需要出庭自己陈述案件基本情况的,那么原告就应该出庭。

属于不告不理的刑事案件,法官要调查案情就需要原告自己出庭说明情况。

三、民事诉讼,原告必须出庭吗?

民事诉讼中,必须到庭的当事人以下几类:

1、离婚案件中的原、被告。

2、抚养、赡养等案件中负有义务的当事人。

3、其他案件中,不到庭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四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实的原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四、原告证人不出庭有何后果?

原告有可能会败诉。原告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目的、是向法院证明自己所主张的案件事实。如果证人不出庭作证,法院将无法查明其证言的真实性,原告也就无法通过该证人证言来证明自己所主张的案件事实。

原告主张的案件事实没有证据证明,原告就有可能要败诉。

五、原告不出庭对被告有好处吗?

有好处,原告如果不出庭,也没有委托律师处理,那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会对原告的起诉按照撤诉处理,原告的起诉就无效了,还得再次起诉。

如果原告自己不出庭,仅仅委托律师出庭,对事实清楚的案件,对被告影响不大,对事实比较复杂的案件,原告无法当庭陈诉,对被告也是有利的。

六、开庭时原告不出庭有什么弊端?

民事诉讼中,如果原告在开庭时不出庭,让律师出庭,如果你对代理律师是特别授权的,则对官司一般不会有实质的影响,也不会对原告不利,但是,如果案情比较复杂,或你没有向代理律师交待清楚全部事实经过的,还是应该自己也出庭的。具体是否需要出庭,建议在开庭前具体和律师详细协商确定。 另外,如果是离婚诉讼的,按照法律规定,原告必须本人出庭,不能全权委托代理律师出庭而自己不出庭。

七、律师出庭必须证哪些证件?

律师可以给自己的家人当委托代理人。

根据《律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因此,律师只要获得委托,不论是为陌生人还是自己的家人,都是可以当诉讼代理人的。

不光律师可以当诉讼代理人,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还有其他一些人也是可以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具体如下:

《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以上这些人,如果想作为代理人,符合上述的身份条件是第一步,之后,他们还需要准备一些授权材料,来表明自己的委托关系。材料主要有两类,一是授权委托书,二是其他证明材料,具体如下:

《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九条 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八十八条 诉讼代理人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提交授权委托书外,还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一)律师应当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材料;

(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

(三)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

(四)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

(五)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

(六)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符合本解释第八十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因此,满足法律规定的身份,并提交对应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诉讼代理人。

本案中,因为当事人的儿子是执业律师,所以,作为儿子,是可以选择是以近亲属的身份代理,也可以选择以律师的身份代理。如果儿子提交了一套身份关系证明,那就是以近亲属的身份代理,如果提交了律师事务所的公函,就是以律师身份代理。总之,殊途同归,是可以代理的。

在民事诉讼中,代理人身份是不是律师,享有的权利基本没有区别,只要专业水平足够即可,本案中,儿子是律师,肯定对法律事务处理更加熟悉,案件最终的结果跟他的专业能力更有关系,跟他是不是以律师身份代理,倒影响不大。

实务中,如果亲人是律师,多半会用身份关系证明,以近亲属的身份出庭,这样手续更方便,毕竟要律师事务所开具公函还是要交费的,亲人又不好收钱。但是,刑事案件中,请辩护人还是建议请律师,因为是不是律师,他们作为辩护人的权利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 代理诉讼的律师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权调查收集证据,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查阅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八条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第三十九条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第四十条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

第四十三条 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八、原告不出庭有什么后果律师代理质证?

原告无故不出庭又没有代理人出庭,按撤诉处理。有律师代理的,当然可以由律师质证代理诉讼活动,法律后果由原告自己承担。

九、请问经济纠纷的案件,被告有权要求原告必须出庭吗?

  原则上,不可以!除非被告提起反诉,而在反诉中,原告又是必须出庭的“被告”。否则,原告如何行使自己的诉权,那是其个人的自由。

  一、法律依据:最高法《关于执行〈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2条规定:

  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抚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此外,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须到庭,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适用拘传。

  二、根据上述规定,拘传的适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拘传的对象必须是负有赡养、抚育、抚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2、拘传前必须经过两次合法传唤;

  3、被告拒不到庭须是无正当理由。

  此外,拘传执行前,须告知被拘传人拒不到庭的后果并对其进行教育,如其仍拒不到庭,才能执行。

十、出庭必须要出庭函的法律依据?

需要律师签名和律所盖章。律师函是指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进而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

用律师函对某一事实进行法律评价和风险估计,其目的在于以法律尺度和律师的判断,对送达对象晓之以法律事实,动之以利弊得失,让送达对象得出自己的“法律评价”,即“传法达意”。

律师函必须要有律师签章和盖章,代表对此函负有法律责任,如无则为伪造。如受到威胁、恐吓、损失等,可向公安机关报警,追究委托人以及律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