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诉讼状被告人信息怎么填?

交通事故 2024-08-27 08:33

一、诉讼状被告人信息怎么填?

民事诉讼状被告的信息这样写: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家庭详细地址 现何单位 从事何职业 电话号码 如果知道身份证号还可以写被告的身份证号 如果被告是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还要写单位和企业的全称,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的年龄 性别 法人代表的电话号码 。

二、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是对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的两种称谓。公诉案件中,受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以前,称为“犯罪嫌疑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以后,则称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地位:

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拥有一系列诉讼权利的诉讼主体,居于当事人的地位。

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案件结局有着直接利害关系,他们居于被追诉者的地位。

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身还可以成为重要的证据来源

三、交通事故诉讼流程?

一审阶段

一审开庭前

1、向交警队调取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凭证复印件

2、到工商局调取单位的基本情况

3、准备民事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4、法院立案审查

5、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6、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7、裁定驳回起诉

8、对法院裁定不服的,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9、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10、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

11、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12、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13、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一审庭审

1、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6、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7、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

8、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9、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

10、不同意裁判,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审阶段

1、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向法院承办人递交上诉状,并按规定交纳上诉费,5日内法院向对方当事人送达上诉状副本,对方15日内进行答辩

2、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3、上诉的裁定: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4、二审审理,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5、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6、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

7、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8、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9、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

四、遇到被告人故意逃避诉讼怎么办?

  在民事诉讼中,被告拒不参加诉讼,不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审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第九十二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五、民事诉讼追加配偶为被告人的步骤?

追加被执行人的配偶为被执行人应遵守的程序。

1、申请,应当由申请执行人提出追加申请。不告不理是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制度,申请执行人做为债权人,其有权对自己的权利进行处分,其不提出申请,执行法官不能依职权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这就与债权人放弃要求部分连带债务人承担债务责任类同。

2、送达,收到追加申请后五日内,执行法官应当将追加申请书送达被执行人和被追加人。

3、答辩,被追加人收到追加申请书后,可以提出答辩意见。

4、听证,应由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对此进行听证开庭,双方当事人可以举证、质证,发表辩论。

5、裁决,合议庭进行审理后,认为符合追加条件的,裁定予以追加,不符合追加条件的,驳回追加请求。

6、不服裁决的救济,应当允许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法院另行起诉。做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每人都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都享有举证、质证、辩论、起诉、上诉等一系列权利。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应当要遵守以上规定,如果允许不经以上程序,而直接追加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势必剥夺了被追加者依法应当享有的诉讼权利,也违背了不告不理的民事诉讼制度,使法官可以超越裁判范围进行执行,这绝不是我国民诉法要追求的结果。

六、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和被告区别?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是指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应当履行民事赔偿责任的人。通常就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具体指: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未成年被告人法定代理人,对刑事案件被告人负责经济赔偿责任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

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作为被控诉一方的当事人依法享有民事当事人的全部诉讼权利和承担当事人的一切义务。

七、行政诉讼被告人出庭的法律规定?

被告人有义务出庭参加行政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人有义务出庭,不出庭的,法院可以另行通知,逾期不到庭的,则可以依法缺席审理。

如果被告人不服法院判决,可以申请再审或者上诉,再审或上诉期限为15日,并且必须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计算。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有权利申请传唤证人出庭作证。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证人作证的内容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关,证人出庭作证的目的是为了向法院提供相关的证据,因此,证人出庭作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受到相关法律规定的保护。

八、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是被告人还是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是指对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负有赔偿责任的人。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通常是刑事诉讼的被告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但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应当赔偿物质损失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可能不是承担刑事责任的被告人。

九、民事诉讼法院有权定位被告人位置?

民事诉讼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可以通过公告送达传票,然后缺席判决,被告人是否出庭并不重要。但是判决生效后,原告申请强制执行可能难有效果,因为法院可能找不到被执行人可以执行的财产。

通过技术方法定位某人的位置,那是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中使用的手段,法院是没有侦查权的,做不到啊。

十、交通事故诉讼病历需要几份?

病历需要打印三份。 以下是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1.

准备好财产保全(可选)。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在诉前财产保全。如诉前财产保全的...

2.

准备证据。根据被告人数加一份,向法院递交民事诉状和证据

3.

起诉至有管辖权的法院。有管辖权的法院为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

4.

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满足起诉条件的,法院受理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