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婚姻家庭 > 正文

什么案件原告必须出庭?

婚姻家庭 2025-01-02 12:59

一、什么案件原告必须出庭?

原告必须出庭的案件,有几种情况下,原告必须出庭。

离婚案件需要原被告双方都到庭。

被告缺席的案件,法官认为原告需要出庭自己陈述案件基本情况的,那么原告就应该出庭。

属于不告不理的刑事案件,法官要调查案情就需要原告自己出庭说明情况。

二、行政案件办案民警出庭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对未经行政复议和经行政复议决定维持原处罚决定的行政诉讼案件,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和原办案部门的承办民警出庭应诉;对经行政复议决定撤销、变更原处罚决定或者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诉讼案件,由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和行政复议机构的承办民警出庭应诉。

三、刑事案件被告不出庭行吗?

可以不出庭。控辩审三方都认为没有必要出庭的证人可以不出庭,经辩护律师申请,人民法院通知的证人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出庭(那么我们是建议出庭),刑事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可以拒绝包括法院要求的出庭请求。

对于法院认为有必要出庭的证人,拒不出庭的可以予以训诫、拘留处罚或者强制其到庭。

四、公诉案件申请人要出庭吗?

刑事诉讼如果是公诉案件,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公诉人一定要派员出庭审理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第一百九十条 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第一百九十一条 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

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

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

五、刑事案件可以出庭旁听吗?

一般来说,法庭分设审判活动区和旁听区,两区以栏杆等进行隔离。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公民是可以进行旁听的。旁听席位不能满足需要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的先后顺序或者通过抽签、摇号等方式发放旁听证,但应当优先安排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旁听。

法律规定下列人员不得进行旁听:

(一)证人、鉴定人以及准备出庭提出意见的有专门知识的人;

(二)未获得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

(三)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人;

(四)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状态异常的人;

(五)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记录的公开庭审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组织人员旁听。依法不公开的庭审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人不得旁听。

六、刑事案件证人出庭谁来发问?

控方证人由公诉人先发问,辩方证人由辩护人先发问。根据法律规定,对于重要,关键证人,控辩双方都可以申请法庭要求证人出庭作证。

在法庭调查阶段,对于出庭作证的证人,经审判长准许,如果是辩方申请的,由辩护人先询问,公诉人后询问。如果是公诉人申请出庭作证的,由公诉人先询问,辩护人后询问。无论是辩方证人还是控方证人,法庭认为有必要,都可以进行询问。

七、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如何发言?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做证时要如实做证,要对案件客观事实如实具体详细的陈述,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编造事实做伪证,否则证人的证言不能被法庭采纳,证人也会受到法律追究的。证人在做证后要在庭审‘记录上簽上自己的名子,以示负责,最好再盖上手印。

八、婚姻纠纷属于什么案件?

婚姻纠纷属于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

九、婚姻案件的诉讼流程?

婚姻起诉需要以下手续:

1、起诉,带上诉讼所需要的证据等材料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2、庭审,法院受理案件后开始诉讼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

3、调解,对当事人双方依法进行调解;

4、判决,判决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

十、婚姻案件可以再审吗?

婚姻效力一般是不可以再审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婚姻效力是一审终审。具体的规定是: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但是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问题可以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